【名称】:中幡(安头屯中幡)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香河县

  【保护单位】:河北省香河县文化馆

  【项目简介】:

  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县、正定县和福建省建瓯市。它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由幡杆、伞、旗子、幡面和铃铛等组成,十几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种高难度技巧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初为民间杂耍,后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并出现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名为“中幡会”,主要流传在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镇。

  目前,安头屯中幡已积累了中幡技巧动作一百多个。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包括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三十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包括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几十个动作。大挎鼓表演内容包括大鼓三十调,每调均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两类。花钹既可与铛铛、大鼓齐奏,也可单打,还可与铛铛穿插对打。花钹又有单人打与双人打、四人合打、六人合打、八人合打等表演样式。

  安头屯中幡以其功夫过硬、技艺超群、动作惊险、演技精湛、观赏性强在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项目,对于凝聚人心、促进邻里和睦、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内蒙古·传统舞蹈】隆盛庄四脚龙舞(区级)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左各庄杆会(河北省廊坊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