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皮影戏称为驴皮影。清光绪年间草原放垦以来,随内地农民大批迁入的同时,皮影戏也随之定居开鲁。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记载是1925年。现主要分布在开鲁县的10个镇和2个国营农场。

开鲁皮影戏是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灯光、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通常根据行当特点、故事情节和情绪变化来设计唱腔。其中唱腔的板式包括慢板(慢四六)、三赶七、二六板、五字锦等。在唱法上,可分为“大”、“小”、“杂”三种类型。演唱方面强调唇、齿、舌、鼻、喉的硬功夫,要求吐字清、行腔圆。伴奏乐器一般以四胡(大四弦)为主弦,兼用鼓、板、锣、钹和唢呐、笛子等。代表剧目有《樊梨花征西》、《铁丘坟》、《五女兴唐传》等。          

开鲁皮影戏是河北滦洲皮影戏和开鲁评剧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1.jpg

上一篇:【内蒙古·传统戏剧】巴林皮影戏(国家级)

下一篇:【民俗】妈祖祭典(天津皇会)(天津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