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好来宝(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国家级)
2017-09-01 14:39
【名称】:好来宝
【类别】:曲艺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
【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文化馆
【项目简介】:
好来宝是中国蒙古族曲艺曲种,用蒙古语演唱。好来宝在蒙古语中意为“联韵”,即各句唱词的头一个音节谐韵,故又称联头韵。有的则将好来宝译为“连起来唱”或 “串起来唱”。
好来宝意为“连韵说唱”,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蒙古族人分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好来宝的表演主要有“当海”好来宝、“代力查”好来宝和“额乐古格”好来宝三种形式。“当海”好来宝即单口好来宝,其中又可分为古代无伴奏诉说和用四胡自拉自唱两种形式,它由一人演唱,以诗歌叙事,多用赞颂、讽刺、比喻等手法描绘事件和人物,也常用渲染烘托、夸张想象的手段叙述情节、表达情感;“代力查”好来宝即对口好来宝,其中又可分为“比图”好来宝和“扎得盖”好来宝两种形式,两者都属知识性、趣味性的娱乐形式,“比图”好来宝重在问答、辩论、猜谜,“扎得盖”重在比知识、比智慧,有一定的叙事性;“额乐古格”好来宝即多人好来宝,系由前两种好来宝发展融汇而成。演出时演员一般用低音四胡自拉自唱,多人好来宝则用小乐队伴奏。好来宝曲调丰富,音乐变化多样,节奏轻快活泼,多人演出时会采用领唱、对唱、齐唱、伴唱等演唱形式,同时还辅以优美的动作。唱词一般为四句一节,各句第一音节叶韵,可兼押腹韵和尾韵,各段可联韵或交叉换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形式。
号称“一个人、一把琴、一台戏”的好来宝艺术集说、唱、舞、乐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群众性的特点。它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它又是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推动力,为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保持和延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好来宝后继乏人,前景堪忧,急需抢救保护。
好来宝有单人、二人,多人等各种表演形式,表演时有说、唱、舞、乐。唱词中有民间歌谣、诗词曲赋、哲理箴言、民间故事、地方传说、文化知识等。传统好来宝是诗歌连缀体结构、曲式固定。民间演唱时在唱词、段落反复、伴奏手法、旋律装饰方面都有即兴创作。
好来宝是蒙古族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艺术积淀,是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艺术体裁的综合性,思想内容的广泛性,表演风格的独特性,使得好来宝极具教育意义和娱乐作用,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