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桂林渔鼓(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国家级)
2017-09-13 14:28
【名称】:桂林渔鼓
【类别】:曲艺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保护单位】: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项目简介】: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是桂林市的汉族传统说唱艺术。桂林渔鼓叙事讲唱道情表演形式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明末清初、民国时期都有湖南的渔鼓艺人在桂林传唱渔鼓并落户桂林,开创了桂林渔鼓的先河。
桂林渔鼓伴奏的主要乐器是渔鼓,渔鼓是由直径约十一公分长约二尺的楠竹制成,鼓面可蒙上蛇皮、蛙皮或猪板油皮,另配以简板、二胡、中胡、月琴、中阮、三弦、笛子、碟子、酒杯等等。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打单筒”,即一人左手抱渔鼓,右手击鼓,自打自唱。第二种是带伴奏、伴唱形式,有二人组、三人组、五至七八人甚至十余人不等的组合。二人组是演唱兼奏主胡,另一人司鼓。三人组的演唱者兼奏主胡,另有司鼓及配胡。
桂林渔鼓是桂林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从其中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对研究广西的生活史、曲艺史等很有借鉴意义。
2014年11月11日,桂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