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龙舞(金州龙舞)(辽宁省大连市 国家级)
2017-09-20 15:28
【名称】:龙舞(金州龙舞)
【类别】:传统舞蹈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保护单位】:大连金普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项目简介】: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州龙舞是辽宁金州的汉族民俗舞蹈。具有120多年历史,起源于金州古城西门外村(现为友谊街道园艺村)。曾为金州区乃至大连市获得过无数荣誉。金州龙舞作为大连地区汉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传说。2005年,金州龙舞入选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州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史长达一百二十余年。清代光绪七年(1881),毅军提督刘盛休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州,每逢元宵节,均在军营内表演龙舞,但不许外传。光绪十一年(1885)至十三年(1887)铭字军接防,每年灯节依然耍龙。此时百姓可以进到营中与官兵们一起观看,金州西门外园艺村的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利用这一机会偷仿了一条龙并逐渐加以改造,由此形成神奇而富有魅力的金州龙舞。
金州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动作变化多端,已成为带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中,一支舞龙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舞姿变化多端,花样近40种。伴奏音乐主要运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严格的要求。龙的形象剽悍俊美,具有审美价值;龙的动作的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金州龙舞是辽宁金州的传统民俗舞蹈。具有120多年历史,起源于金州古城西门外村(现为友谊街道园艺村)。曾为金州区乃至大连市获得过无数荣誉。金州龙舞作为大连地区传统文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传说。
金州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久盛不衰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金州龙舞传承困难,目前只有两支龙灯队坚持活动,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面临消亡危机。
金州龙舞有舞龙、耍龙两种说法。舞龙,指在正式场合下,按照规定的套路或形式进行表演;耍龙,则是在非正式场合下,由演员即兴发挥,并用于民间的一种表演方式。一支龙舞队一般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有19个人组成,其中1个人舞龙珠,每条龙由1个人舞龙头,7个人舞龙身,1个人舞龙尾。
目前,舞龙的花样近40种,有盘龙、行龙、卧龙、龙出海、龙打滚、大波浪、龙抬头、龙摆尾、越龙脊、翻身、串柱、转柱、盘柱、围柱、串串、龙咬尾、翻江倒海、二龙戏珠、波浪、龙串柱、中串、盘龙门、钻裆甩尾、旋风转、二龙吐须、二龙旋风转、呼风唤雨、蛟龙出海、龙绞水(左)、龙绞水(右)、二龙外大波浪、二龙内大波浪、金龙戏珠、金龙盘玉柱、双钻裆、地滚浪等。
金州龙舞的伴奏音乐主要选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很严格的要求。乐队的人数可多可少。乐器主要有大鼓、堂鼓、锣、镲、铙钹、唢呐、笙、竹笛等。
金州龙舞舞姿变化多端,神奇而富有魅力。1957年金州龙舞首次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连获创作、导演、表演三项大奖。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我国青年大学生代表团学习金州龙舞,参加了“第五届世界联欢节”,轰动了莫斯科,荣获金牌奖章。1987年、1988年金州龙舞先后两次应国家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外国使节等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 <经济日报>给予了高度赞誉。1994年金州龙舞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节”演出,9月30日又参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祝建国45周年大型广场演出”,1995年还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铜奖。1995年,由金州人李本生发明的长度可变的龙,在比利时获布鲁塞尔第44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996年以来多支舞龙队在参加国际和全国舞龙大赛上共获奖10余次。
金州舞龙就是最具有金州特色的民间艺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被重点保护。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艺术的入侵,金州龙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拯救,多年以后将不会再有这种独具一格的金州文化传统,这对金州,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文章对金州龙舞的历史传承和艺术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进而对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金州龙舞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