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上海市)
2018-03-01 13:11
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是指用各种刀、凿等手工工具,在制作钱币的钢模上雕出图案及文字的生产技艺。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钱币生产就使用手工雕刻技术雕刻泥范,即在泥上雕刻出一个钱币的形状,将金属溶液浇入其中,形成钱币。随着钱币铸造技术的发展,铸钱由泥范、石范、金属范,发展至西汉以后的叠铸生产,但无论哪种铸钱方式,最初的钱范都是手工雕刻的。到公元七世纪,我国的钱币铸造进入了母钱翻铸的新阶段,手工雕刻的对象由钱范演变为钱样。清末民初,西方手工雕刻模具技术开始传入中国,中国雕刻师将以凿子为主要雕刻工具的中国传统雕刻技术与以雕刻刀为主要雕刻工具的西方手工雕刻技术相结合,发展出了自己的雕刻手法。手工雕刻由制模的主角演变为配角,成为对机器雕刻模具进行修补的辅助工艺。
如今,纯手工雕刻的模具只生产极少数的纪念币章,因手工制作模具的灵动、细腻,受到广大钱币爱好者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