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地区】福建省福州市

【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批准时间】2007年8月28日,“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8。




【项目简介】

  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每到元宵之际,民间制灯、买灯、赏灯、送灯尤为活跃。南宋时,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灯赛中,福州、苏州花灯被评为上品,蜚声海内外。
  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花灯手工制作的中心,福州流传的一句俗语:“前街买买蚶,后街买买灯。”福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20天,在南后街举办灯会,结合民俗举办点灯、放灯,耍灯、游灯等节目表演,南后街就成为花灯的海洋,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灯街红光辉映,人来人往呈现热闹的景象。女作家冰心这样回忆:“我们老家在福州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
  明清时期南后街有20多家花灯制作店,有加元、郑记、安工、水悌、桂英,依朋、福福等,其中郑祥霖师傅的玉华花灯店历史较长,在南后街花灯艺人中较为突出。
  福州花灯种类很多,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后来还有飞机灯、战舰灯等;地上走的有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等。清代陈微文诗云:“华灯成市将元夕, 色色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描述出了福州灯市的盛况。
  南后街花灯制作是用竹子劈成竹条,经过编织成各种形状的花灯架子后,用纸或布、或玻璃包装,装饰成各种花灯,内点蜡烛,晶莹透亮,鲜艳光彩。

  福州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花灯手工制作的中心。福州元霄花灯品种多样,色泽鲜艳,独具福州乡土生活气息。明清时期,南后街有20多家花灯制作店,历经沧桑,如今只剩下六、七家,其中郑祥霖的玉华花灯店历史最长,手艺精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祥霖】





u=3584508143,62373129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png


71cf3bc79f3df8dcd100f383ad42658b4710b91282dc.jpg

上一篇:【民间文学】畲族小说歌(福建省宁德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