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泉州市)传承人:魏贵林
2018-03-13 15:49
汉族,泉州市安溪县人,1971年8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雍正年间,是在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制茶原理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精湛而独特的铁观音“半发酵”制茶工艺。
安溪铁观音初制工艺流程为: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魏贵林出生自制茶世家。在铁观音茶香、铁观音茶文化的熏陶中成长的魏贵林于1983年起师从父亲魏老英学习制茶技术。在父亲以及魏氏族人的言传身教下,经过10余载的学习、钻研与实践,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日臻完善,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从铁观音的栽培、种植、管理,到初制、精制,到最后审评、拼配等一整套的制作工艺。
安溪铁观音制作过程中的晒青、晾青、摇青工序,合称做青,是铁观音内质色、香、味形成的关键,也是制茶技术的体现。在传承百年制茶技艺的同时,从采摘到初加工再到精加工,魏贵林研发制定了37道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制作流程,创造出独具魏氏特色的制茶工艺和烘焙工艺的铁观音,其所制作的茶叶产品多次获得铁观音茶王赛金奖。2007年,魏贵林在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专家学者的帮助下,结合首期茶园开发的经验,首创了现代集约型铁观音茶园的开发模式。为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品质,魏贵林借鉴并研究台湾等地制茶的工艺,首创100%发酵的铁观音产品——“观音红”,其一推出市场就获得较高的认可和赞誉。面对所创办的茶业企业日益渐壮大,魏贵林深感传统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06年,魏贵林以茶庄园为载体,以开放式传播和基地实践传授的方式,无偿向有志于从事铁观音乃至茶行业人员传播优质铁观音的制作技术;在茶庄园设置了铁观音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由此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制茶能手及评茶师,其中王东鹏、魏泗欣两人脱颖而出。在传承和弘扬安溪铁观音制茶技艺,魏贵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