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原来叫巧麦,后来不知道为啥就叫成荞麦了。巧麦的传说在敖汉民间广为流传。

很久很久以前,敖汉大地连年荒旱。庄稼颗粒不收。人们除了狩猎就是捕捞鱼虾。那时孟克河下游的降圣州还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湖边住着很多红山先民。(至今先民遗址还残留许多兽骨、龟骨和石器陶器等遗物)有一天,一个小罗锅在湖边钓到一个老乌龟。本想回去饱餐一顿王八肉,当他看见老乌龟两眼不住流泪的可怜相,顿时起了恻隐之心。顾不得肚子饿得咕咕叫,又把老乌龟放进湖里。

小罗锅有气无力的往回走的时候,迎面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笑呵呵的对小罗锅说:“小伙子,你太善良了,这葫芦里装的是巧麦种子,你明天晚上把它撒在湖边,三个月后你就可以收获很多巧麦。” 小罗锅苦笑着说:“老爷爷,你看我这个样子,既不会耕种又不会锄草,啥种子我也没法播种啊!”白胡子老头笑着说:“这是撒子就收的巧麦,只要你把巧麦种往湖边潮湿的地方一撒,就等着收获吧。”白胡子老头说完飘然而去。小罗锅半信半疑地把大葫芦里的种子全部撒在了湖边。两个月左右,湖边开满了雪白雪白的巧麦花。到了秋天,湖边的荞麦一片连一片。小罗锅告诉父老乡亲都来收巧麦。人们把三楞子黑色巧麦粒碾碎,发现里边的白面粉非常好吃。黑色的巧麦皮做成枕头、褥垫等睡觉非常舒服。猜想巧麦一定是老神龟赠送给善良人的神麦。人们年年把这撒籽就收的巧麦撒得漫山遍野。从此解决了温饱。为了纪念白胡子老头,人们编了一个有关巧麦的谜语:“三块瓦,盖个庙,里面住个白老道。”据说那白老道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白胡子老头。


上一篇:【传统技艺】石雕(绥德石雕)(陕西省榆林市 国家级)

下一篇:【民间文学】文昌祭祀(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