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头水车阁始于清光绪年间,由湖头镇美溪村李獭、李夏、李孝月、李分平等人制作而成。

湖头是首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泉州”之称,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故乡。

湖头水车阁始于清光绪年间,由湖头镇美溪村李獭、李夏、李孝月、李分平等人制作而成,原先设计的不是水车阁,而是水磨阁。他们从石磨加工粮食转动过程得到启发,仿造了一台能转动圆形磨盘式阁台,四个小演员分布东西南北而坐,进行演唱,由于磨盘横向转动,表演时间长了,小演员们受不了,经常头晕、呕吐,很不雅观。后来,他们又从清溪河畔利用水利加工粮食的“车米店”的水车得到启发,仿制成水车阁。

水车阁的结构是以楠木或樟木为基本骨架,中心轴长度约为60厘米,用肩担制成两个圆圈,直径约2.20米,每圈用四根圆木棍交叉为井字形,穿入轴心,托住圈边,两圈距离约70厘米。两圈之间的架上挂着两条小铁链,连着一块小木板,作为小演员的座位。演员身上还要缚着彩带,用钩勾住,以保持稳定。扮演者一般为十岁以下的小孩,体重匀称。再加上小铁块调节,尽量保持小车转动的均衡。水车阁的中轴放在两支长为5.3米的木杠上,由八人抬着行进。车架挂着具有民间特色的绣花图案、彩带、绸花等,架顶盖着粉红色缎质布篷,以遮挡风雨。四个小演员手提拍板、四宝、铜铃、木鱼,按乐曲节奏轻轻敲着。水车阁旁边伴随着南音八管演奏乐队,边演奏。前有凉伞、宫灯、八管前导,中间是花鼓阵、彩旗,水车阁最后压阵。小演员一般扮演成陈三、五娘、益春和李姐。演唱《共君断约》、《阿娘听女间》等《陈三五娘》的散曲,自然受到百姓的喜爱。湖头的百姓有句顺口溜:“好鱼是溪温,好菜是赤根(菠菜),好曲是五娘和益春。”

水车阁是湖头人民历代相传的民间传统文艺种类,她的产生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前每逢地方迎神赛会,水车阁便走村串街,正是:“风调雨顺祝年丰。老少同乐一阁中。扶得家家人尽醉,更登社后影西东。”湖头水车阁韵味独特,充满了生活情趣,是古镇百花丛中一支风姿独具的奇葩。

 

上一篇:【传统手工技艺】循化孟达撒拉族古篱笆楼编造技艺(海东地区)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掷铙钹(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