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125971830610.jpg

 


澧县“澧水船工号子”是澧水流域和湘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缩影。

澧水属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之一。源于桑植一带,上游有娄水,渫水两大支流,下流又有荆沙水系注入,总长约1000多公里,由西向东,浩浩荡荡贯穿澧县进入洞庭湖,再经岳阳与长江汇合,历史上是湘西北水流交通的大动脉。

“澧水船工号子”是由地方小调转化而成的一种独特的劳动号子。是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为主题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没有固定的唱本和 唱词,也不需要专门从师,全凭先辈口授,代代相传。大多是因时因地因人激兴而起,脱口而出,比较通俗。但豪气冲天,如“太阳出来红满天,船工汗水湿衣 衫”。“山高水险不用怕,步步蹬稳往前爬”。是七字句式,也有五字句式。一般是拉纤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也有专门唱给船老板和旁 观者听的,如“高山乌云即刻到,拉纤好比过天桥,泥烂路滑难行走,汗水雨水流成槽”,“风儿吹来河儿弯,情哥搭信要鞋穿”等等由于地域不同,可分为上河腔 和下河腔两种,上河腔是指石门上,桑植以下,由于山高水急,河面峡窄,滩头礁石较多,行船运货十分艰险,故船工号子显得高亢铿锵、急促而有力,节奏明快, 衬词多于唱词,富有大无畏的战斗性,以摇橹数板为主。由澧县下至津市安乡一带,正是湘北大原,地势平坦,河面宽阔,虽时有大风大浪,但较之上河流域还是平 缓了很多,故“澧水船工号子”的声腔趋于舒畅而优雅,节奏稍慢,比较动听称“下河腔”。上河腔与下河腔同出一彻,平板与快板,均可因时因地交替运用,并无 绝对界线,只是声腔略有变化。

“澧水船工号子”唱腔分为三种板式,即平板,又称“吆妹子嗬咳”一般是在风浪不大,平水慢行时演唱;数板(低腔):速度稍快,一般在深水行船用力时或两船 比赛时唱;急板(高腔):紧张有力,由一领,众人合,一般在险滩急水中演唱。它的演唱形式又分为三种不同风格。①逆水行船拖货时摇橹或拉纤唱。②休闲唱, 船停靠码头后,船工自法发喊起自编号子,多是自娱自乐,男女之间借歌传情。③舞台演出唱,一般根据船工号子基调,加以创作新编船工号子参加各类文艺活动。

aed7fc352e00b09c7e6173e3d28b9e6e.jpg

 

 

 

上一篇:【湖南·传统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竹刻(宝庆竹刻)(湖南省邵阳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