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学】太子山的传说(南京市)
2018-04-14 10:20
太子山不仅被当地百姓奉为神圣的神山,还修建了许多寺庙来供奉太子山神,同时每年阴历五六月间,当地各族群众都会从四面八方拥集而来,上山进行神圣的供奉朝拜活动,除此之外,这里还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传说和故事哪。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时候,这里气候宜人,当地也没有这座山峰的存在,大地是一望无际大平原,物产丰满,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富裕,过着安宁祥和的幸福日子。虽说这里时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交界,但两国老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双方交流平凡友好往来。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并未能长期延续下去,随着一国老国王的去世,新的国王继承了王位,他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最初的几年他关闭了边境,大幅增加本国税赋,烧杀抢夺别国百姓财产和物品,强制百姓入伍,侵袭他国领土,使得两国百姓怨言四起,民不聊生,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至此,使得两国进入全面战争当中,连年不断的战火,总没有停顿的时候,战乱、流血、徭役、重赋,使两国百姓苦不堪言,却有无可奈何。许多百姓因此逃离家园,及便是这样,如被国王捉回来,不但自身性命难保,还要诛连九族。
多年后,发动战争的国王的两个儿子相继长大成人,兄弟二人在母亲的教育下,从小就了解百姓的疾苦,常常随母后一起布施当地百姓,而这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后来长子被立为太子,也取了太子妃,次子封为王子。可两个儿子并未因此而感到有什么欢喜的,反而面对父王的这种暴行,痛恨不已,多次劝说父王放弃战争,还百姓于平安宁静的生活,可国王却一意孤行,听不进这好言相劝。无奈之中,兄弟二人带着太子妃,离开了王宫,远走他乡与当老百姓一起同甘共苦,引领百姓共度难关,然而面对战火和动乱,这种努力也只是徒劳的。
至此,他们只好又踏上了寻求天神之路,他们风雨同舟,夜以继日不断地寻找,经过一百零八天的艰辛寻求,终于找到了天神的宫殿,拜见过天神,说明来意,他们祈求能够得到天神的帮助,化解二国的恩怨,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天神告诉他们,只所以你们两国连年战火不断,是因为此处有一千年恶魔,控制了你们的父王,使得两国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要想解救办法到是有二个,一是弑父夺权,由太子继承王位,附体的魔王自然就会离开,但却不能保证它还会附体到另一国王之体的。二是以牺牲你们四人的生命,来换回人世间百世的安宁。要想征服恶习不改的大魔王,不仅仅需要威武、雄壮、勇敢、团结、友爱、善良这些人世间的优秀品德之外,还需要纯正和无邪,亲情和温柔,以及贤惠和大度等美德,看来所需要的这些你们都具备了。只所以说是四人,那是因为此时太子的孩子也已降临到人世间了,他活泼可爱,聪明伶利,小脸上总是挂着那天真无邪的笑容,可他那里知道他也即将成为拯救世界的一员了,成为一个小英雄了。听完天神的话,他们只是默默无声地相视片刻,便一口同声地选择了第二种办法,牺牲自己,拯救世人。
天神为考验他们有赤诚之心,将他们一起领到一处地洞处,并告诫他们这便是恶魔的洞穴,此时它正提炼功力,待到七七四十九日,便是征服它的最好时机了,如果你们诚心诚意想救两国百姓于水火之中,就留守于此,以你们的正义之气,短期内它不伤害不到你我,到时奇迹便会出现的,在此期间,如果说你们后悔,可离开这里,说完天神化作一股清风消失了。
再说自从太子们离开了王宫之后,王后便整天以泪洗面,希望国王放弃连年的战争和杀害,回归和平,还百姓以安宁,可国王不但置若罔闻,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没有丝毫的悔意。老百姓的日子比黄连还苦,只有偷俭祈求天神保佑,早点结束这苦难的生活。
时间转眼便到了约定的时辰,太子他们赤诚之心依然坚定不移,坚不可摧,天神看在眼里,什么也不再说了,立于空中,双手合十,闭目使法,霎时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瞬息万变,乌云翻腾,雷鸣电闪,疯风大作,整个大地都陷入了飞沙走石,暴雨顷盆,天翻地覆,漆黑一片的状态之中,一天一夜,什么也看不见,可到了第二天清晨,当人们走出家门时被眼前的巨大山峰档住了视野。三座山峰一字排开,绵绵几十公里,正好横档在两国交界之处,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再仔细一看,他们不正是离开王宫多时的太子一家三口和太子的弟弟二王子吗。人们为发生在这眼前的事惊奇不已,太子他们为了阻止战争,不息牺牲自己的生命,组成一条山脉来阻碍战火的燃烧。惊心动魄之后,当地百姓们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并奔走相告,将这一惊喜传颂四面八方。
随着山峰的耸立,战争也结束了,两国百姓争先恐后的来到山脚下,顶礼朝拜他们的大恩人们,为表达他们的虔诚和感激之情,便将圣洁的哈达敬献给他们,使得山顶之上变的一片洁白。从那之后,人们每年都来敬拜他们,为感激太子他们为世人的安宁而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同时天神也为感念他们的这一伟大壮举,便将他们提升到了仙界,并封太子为此地的守护神,来保佑一方百姓的平安。
这便是太子山传说的一种,传说和故事或许是人们杜撰出来的,但老百姓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真实存在的,是发自内心的,他们需要安宁、祥和,需要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