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治通鉴》之《陈纪》和《隋纪》记载,祯明二年(公元588)十月,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率领51.8万士兵,分八路进兵伐陈。守将告急求救,陈叔宝自恃长江天堑可守,不予理会,依然沉湎于酒色之中。次年正月,隋将韩擒虎强渡采石矾,攻入建康城,陈叔宝方才酒醒。此时,城内文武百官皆各自逃遁,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和后阁舍人夏侯公韵侍奉在侧。袁宪苦谏其应效仿当年梁武帝见侯景一样“正衣冠,御正殿”。后主不听劝告,诚惶诚恐、六神无主,走投无路之际,竟自称“吾自有计”地强携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避难于景阳井中。夜晚,隋军经过景阳井,朝井内大呼,恐吓着要往井中落石。顿时井中传出叫声,隋军士兵随即引绳将井中三人一并拉出。粉面黛目的张、孔二位嫔妃涕泪俱下,胭脂沾满井石台,以帛拭之不去,遂留下胭脂痕迹。陈朝从此灭亡,台城屡遭破坏,景阳殿不久被毁,景阳井也随之湮没。几百年后的宋人为记取陈后主亡国被杀的教训,遂在鸡笼山法宝寺(今鸡鸣寺)东侧新建一口水井,民间称此井为“胭脂井”,又称为“辱井”。进士曾巩则将自己的《辱井铭》文刻于石井栏之上,铭曰:“辱井在斯,可不戒乎。”王安石也曾在此留诗一首“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胭脂井从此得名。民国时期,当时的市长马超俊干脆在那口井边立起了“古胭脂井”碑,胭脂井更加声名远扬。

上一篇:【民间文学】沈万三的传说 (南京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华山梁祝的传说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