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壮族三声部民歌(南宁市)传承人:温桂元
2018-04-17 10:08
温桂元,男,壮族,1934年生,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人。“壮族三声部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广西马山、上林一带,歌唱于壮族的婚恋、嫁娶、迎宾、恭贺进新房等民俗活动中。壮语常称之为[fwen ha]或者[fwen sam duenh],即欢哈或者三顿欢,汉语意思为“合声的山歌”。三声部民歌的歌词主要有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两种句式结构。
从7岁起,每逢父亲去参加婚事喜酒、家主入新房等歌唱活动,温桂元都跟着去。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他也渐渐学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唱法技巧。16岁便能出师,开始独立作词,唱法也渐渐独树一帜。1980年起,壮族原生态三声部民歌得到重视,他多次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或者录音录像。1993年3月,擅长唱歌的他被录入了《广西歌王小传》。2004年温桂元参加了文化部第四届“中国民族民间文娱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展”暨“天籁之音”原生态民歌汇报演出,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2009年6月,温桂元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声部民歌(壮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同时,他也积极收集及创作三声部民歌,截至目前,他已经收录或者创作的歌曲有近4000首,内容十分广泛。
温桂元为了让三声部民歌能流传下去,他把从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培养成了他的得力弟子,并也把三声部民歌的歌唱技艺传给孙女。同时,他们也很希望让更多的人学会三声部民歌。2002年起,温桂元与在安善小学任教的大儿子温建业免费多次给该安善小学的四、五年级的学生教起了三声部民歌。2007年7月又在南宁市民族局扶持下在安善小学举办壮族三声部原生态民歌培训班,教授安善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学唱三声部民歌;还在安善建立壮族三声部民传承基地,开办壮族三声部民歌业余培训班,招收学员教授壮族三声部民歌,实行免费教学,学员总数达200多人。2007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到安善村对业余培训班的歌手演唱进行录相、录音,向国内外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