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礼泉皮影(咸阳市)
2018-04-17 13:56
礼泉皮影的产生年代不详,但种种迹象表明,礼泉皮影产生的年代久远,或是在我国皮影产生之初就已诞生。《陕西皮影珍赏》一书中记载:明清时期的灰皮制作技术以礼泉县北屯镇为最好。灰皮制作技术是我国皮影制作史上的一项绝技,以制作的皮子色泽好、质地好、上色好而著称。高超的技术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不断总结和实践。由此可以断定:礼泉皮影在明清以前甚或更早就已产生,只可惜此项技术现已失传。另据《环县道情皮影》一书记载:解放初的许多老艺人都谈到自己的皮影箱子是从礼泉、泾阳一带购买。说明在清朝时期礼泉存在大量的皮影作坊,制作的皮影不仅供货于本地皮影艺人,还远销外省各地。从清末到70年代,礼泉皮影曾一度销声匿迹,进入80年代,礼泉皮影的制作空前发展起来,县工艺美术厂郑鸣和,不但雕刻皮影而且还进行稿样设计。其设计的稿样许多现在仍被采稿。本县南寨村梁思熔自学皮影雕刻,将剪纸,与皮影雕刻结合起来,使人物造型更加逼真细腻、其作品远销英、法、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他的皮影作品代表中国参加“莱比锡”艺术节。1988年随中国经贸部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奈良等八大城市进行皮影巡展,受到日本友人的高度赞扬。他创作的《红楼梦》、《白蛇转》、《三国演义》等多次获国家和省市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他的作品中334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260件被省文化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