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蒙医药(血衰症疗法)(辽宁省阜新市 国家级)
2018-04-27 15:07
【名称】:蒙医药(血衰症疗法)
【类别】:传统医药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
【项目简介】:
2700多年前,居住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丰富了预防疾病与诊治各种疾患的精妙方法。目前,蒙古勒津蒙医药已分布在阜蒙县县域内的300多个村屯。居住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创造和丰富了预防疾病与诊治各种疾患的精妙方法。蒙医药不仅以“简、便、验、廉”的诊疗手段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准确的诊断,而且对各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蒙古勒津蒙医药吸收了藏医理论和汉族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在用药和解释病理方面更为独特。制药以生制为主,借以保存药物天然活性之不变。从元代开始,蒙古族名医忽思慧撰写了蒙古族最早的医药学宝典《饮膳正要》,后来经过各种临床和发掘整理出了《晶珠本草》、《医药宝鉴》、《碧光琉璃医药》等几十部蒙医医学著作。形成了以独道的医术、浓郁的民族特色、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科研、医疗、教学、蒙药生产方面自成一体,成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衰症即西医所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治疗较为困难。但作为我国的民族医药学——蒙医(血衰症疗法)却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辽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陶淑霞说:“蒙医药以简、便、验、廉的诊疗手段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对各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其中血衰症疗法早在1991年通过省级鉴定,治愈率达31.3%,有效率达91.2%,目前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正因为如此,蒙医(血衰症疗法)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