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石雕(煤精雕刻)(抚顺市)传承人:杨贵君
2018-05-08 13:33
【项目名称】石雕(煤精雕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项目地区】辽宁省抚顺市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保护单位】辽宁省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批准时间】2008年《石雕(煤精雕刻)》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项目传承人批准时间】杨贵君是抚顺煤雕第四代传承人
【项目简介】
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于这些石质材料得诸自然,能够长期保存,因此石雕技艺多用来制作大型雕塑和装饰性雕塑。按照用途,石雕制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构件和装饰品,如台基、牌坊、石狮等;二是神佛像,如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的造像等;三是既可欣赏又具实用性的生活用品,如案头摆件、砚台等。传统石雕以斧、锤、凿等为工具,近代开始采用甘油火药及简单机械等一些较为先进的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相关制品作为独特的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别具艺术魅力。
煤精雕刻是辽宁省抚顺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雕刻艺术,它以当地特产的煤精为原料,堪称独一无二。煤精又称“煤玉”,是一种乌黑发亮、质地坚硬的自然资源。煤精雕刻的滥觞可追溯到20世纪初年,赵昆生、赵景霖兄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创造性地发展出煤精雕刻这门独特的工艺。在他们的口传身授下,抚顺煤精雕刻艺术得到顺利传承,至今已历七代。煤精雕刻制品有人物、动物、素活三大类型两百多个品种,款式更是花样繁多。为适应材料本身的特性,煤精雕刻形成了砍、铲、走、抢、磨、抛、滚、擀、剁、刨、钻、搓等一系列独特的技法和工艺。地域特色鲜明的抚顺煤精雕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方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传承人简介】
杨贵君,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辽宁抚顺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抚顺煤精雕刻的第四代传人。2017年12月27日被抚顺市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抚顺工匠"荣誉称号。
《万里风猴》 煤精 杨贵君作品
杨贵君成长在煤精雕刻世家。父亲杨福祥(1921——2008)从事煤精雕刻七十载(1937——2007),是日伪时期的著名煤精雕刻艺人,是抚顺煤精雕刻的第三代传人,1958年参与了毛主席到抚顺西露天矿视察时看到的“大肚弥勒佛”煤精作品的雕刻工作。
杨贵君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少年时便开始跟父学习煤精雕刻,40年间,他拜访名师,向郭义、王继昌、李玉明等老艺人虚心求教,同时深受抚顺煤精雕刻大师郭义的亲传,是郭义大师的最得意的门生。杨贵君刻苦学习,潜心研究,不断领悟煤精雕刻的精髓,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充分吸收煤精原料本身的天地灵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他擅长雕刻“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以及“山水”、“人物‘’等。至今创作了1000多件栩栩如生的煤精、琥珀雕刻作品,杨贵君作品工艺独特、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是独具特色的乌金艺术品,诸多作品已被国内外行家及艺术品收藏家所收藏。
抚顺煤精雕刻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藏,是抚顺地域文化之翘楚。抚顺煤精的原料越来越少,不可再生,煤精雕刻的传统工艺濒临失传。杨贵君一直坚守着使用传统工具如:园铲、扁铲、刨子、手捻钻、搓板等,采用的传统技法如:砍、铲、走、抢、磨、抛、滚、擀、剁、刨、钻、搓、磨、抛等雕刻作品。他也豪无保留的把自己的雕刻技艺传给徒弟,指导抚顺石化大学煤精琥珀雕刻工作室和沈阳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多名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等。他正在努力的尽自己绵薄之力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煤精雕刻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6年11月煤精雕刻作品《万里风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第15届“天工奖”的“最佳工艺奖”,颁发了获奖证书和收藏证书,刊登在《中国宝石》杂志2017年2月刊。
2016年11月煤精雕刻作品《拼搏》获中国玉石雕刻第15届“天工奖”的“优秀作品奖”,颁发了获奖证书和收藏证书。《万里风猴》、《拼搏》刊登在《2016年“天工奖”作品典藏集》中。
2017年5月煤精雕刻作品《逐》获第六届中国辽宁”“玉龙杯”铜奖。
2017年11月煤精雕刻作品《荷塘月色》砚台荣获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7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2017年12月27日杨贵君荣获首批“抚顺工匠”的荣誉称号。
2018年5月煤精雕刻作品《拼搏搏击》荣获辽宁省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博览会“工匠部落杯”的“金奖”。
2018年5月煤精雕刻作品《萌熊宝贝》荣获第七届中国辽宁“玉龙杯”铜奖。
2018年9月煤精雕刻作品《依恋》荣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红玛瑙杯”铜奖。
2018年7月煤精雕刻作品《生.存》在集美关东首届三省大师精品联赛中获优秀纪念奖。
2018年10月煤精雕刻作品《拼搏》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8年10月煤精雕刻作品《萌熊》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18年11月煤精雕刻作品《荷塘月色》笔筒荣获第二届“茯神杯”中国琥珀“双和兴杯”中国煤精雕刻大赛银奖。
2018年煤精雕刻作品《荷塘月色》入选中国、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书画精品展,且被西班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收藏。
2003~2018年多次受邀辽宁电视台、抚顺电视台、二更视频等多个电视台多个栏目进行独家专访并播出。
2003年受邀辽宁电视台《社会大观》栏目采访并播出。2016年12月受邀《抚顺报社》进行独家专访;2017年3月受邀《抚顺晚报》进行独家专访;
2017年4月受邀抚顺电视台《最美身边人》、《今日播报》栏目进行独家专访并播出。
抚顺煤精雕刻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藏,是抚顺地域文化之翘楚。抚顺煤精的原料越来越少,不可再生,煤精雕刻的传统工艺濒临失传。杨贵君一直坚守着使用传统工具和传统工艺在创作。也正在努力的尽自己绵薄之力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煤精雕刻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https://www.feiyiw.cn/index.php?app=store&id=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