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瓦游戏是一项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也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游戏工具为就地选取的长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的方石板,它既是进攻的武器,也是防守的堡垒。参加人数从两人到多人不等,单打、分组形式灵活,马路、庭院场地不限,既适合儿童游戏,更适合中青年人娱乐,老年人也可参加。其规则朴素,程序简明,娱乐性强,具有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特色。

据考,打瓦游戏源于3000年前的“击壤”。远古时代,人类用石块、木棒围猎取食,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时便练习投掷。后来由于工具的改进,这种练习便演变成一种游戏。宋朝演变为“打砖”,明清演变为“打瓦”。现在的“打瓦游戏”与明清基本相近。 打瓦游戏主要分布于临汾永和县内的7个乡镇、79个村委,300多个自然村,人口近6万。区域跨越黄河沿岸的石楼、大宁近1000余村庄、20余万人口。由于地域之分,比赛规则也有所不同。

打瓦的动作五花八门,包括站着打、蹲着打、跳起打、转身打、把瓦片放在脚上打、夹在两腿中间打、放在头上打等等。“打砖”、“打瓦”、“打板”、“打筹”、“打茅屎官”、“打枣棍”等尽管工具有别,规则有异,但基本同属一类。

打瓦游戏虽无传承谱系,却代代传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永和农村从腊月到正月近两个月的农闲时间内,几乎村村、天天在进行“打瓦游戏”,围观者甚多,叫喊声不断,一片盛况。但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这种娱乐方式渐渐被其它娱乐项目所取代。目前,这种游戏几乎绝迹,年轻一代已无从知晓,亟需传承保护。


上一篇:【民俗】蒲城血故事特技(渭南市)传承人:雷生勤

下一篇:【传统美术】汾西剪纸(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