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李洪斌,1939年出生于岫岩玉乡玉雕世家,1958年考入岫岩玉器厂学艺,1959年被选送到丹东美术学校进修,专攻素活设计与制作。学习期间,师承北京著名的素活大师黄永贵先生,得其真传。1972年,应阜新市玛瑙玉器厂聘请担任素活设计师,带徒传艺,主持玛瑙素活设计制作工作。

阜新玛瑙雕刻已有8000年历史,主要分"素活"和"雅活"。李洪斌是阜新玛瑙雕刻的代表性人物,从事玛瑙"素活"近半个世纪之久,被称为最后的"素活"大师。2007年,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保护这一面临失传的手艺,国家将阜新玛瑙雕选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已70岁的李洪斌从十几岁开始学习玉雕,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李洪斌潜心苦练玛瑙素活雕刻技艺,成就了活球、链条、镂空圆雕等一整套玛瑙素活雕刻的传统绝活。

跟李洪斌唠素活,就像是打开了一本浩如烟海的艺术大书--玛瑙雕可分为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素活"五大类。现在人们一般把这五大类重新划分,将人物、动物、花卉、山水合在一起叫"雅活",而把"素活"单独分成一大类。"素活"是由古代玉雕艺人根据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及有关器皿的造型而演变来的。玛瑙素活的主要器型有薰、炉、瓶、鼎、壶、钟、斛等,图纹则有龙、凤、鱼、鸟、水、花卉等图案。李洪斌介绍说,玛瑙素活遵循传统纹饰以及固定的尺寸比例。

"素活"形制繁多,工艺极为复杂,纹饰图案甚为讲究,文化内涵极其深厚,这门独特的工艺,蕴含着丰富和凝重的中华文化韵味。玛瑙"素活"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俏。独特面临失传的工艺如:"打钻掏膛"、"系链活环"、"制口制作"、"活动提梁"、"配件拼镶"、"浮雕上面"等。在雕琢中还要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阴刻雕的装饰雕刻技法。纹饰图案古朴精美,纹样繁多,如常用的饕餮纹、夔纹、龙凤纹、鸟兽鱼虫纹、几何纹等。清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产生出大量的优秀"素活"珍品。玛瑙"素活"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器型如商周的鼎,原是由青铜铸成的,最早是用来烹煮食物的,后来演变成权力和地位

的象征。再如花薰,古代青铜器花熏用来薰香或烧炭取暖用的,用玛瑙雕成的花薰把它艺术化了,主要作为艺术观赏。

"每每有人听他讲素活,他就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倒给人家,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素活。"李洪斌的徒弟告诉记者。

时间的磨砺沉淀出了最精湛的技艺。在他的家中,有一件精美绝伦的玛瑙链条花薰作品,花薰高达750厘米,饰有龙纹,造型优美、雕工精细,色彩富于变化,通体呈现出墨绿、紫红、灰白等多种颜色。这是李洪斌运用玛瑙俏色(颜色搭配)与造型设计、镂空雕刻等多种工艺,因材施艺,耗时一年精心制作而成的。

李洪斌的语气明显地流露着骄傲,"从事玛瑙素活要通晓古今中外的雕刻史,要对我国传统玉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另外,从事玛瑙素活还需具备雕刻、绘画、书法、篆刻等综合艺术知识。"李洪斌还藏有20卷清代玛瑙素活雕刻纹样图谱,他指着古书上一件饕餮纹鼎告诉记者,刻这样一件作品,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而有的作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上一篇:【江苏·传统戏剧】昆曲(国家级)传承人:黄小午

下一篇:【河北·传统音乐】冀中笙管乐(国家级)传承人:胡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