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筷制作技艺是采用杭州天竺山天然环保的大叶箬竹为原料,加工制成简洁明快、极富文化意蕴的东方餐具,影响遍及长三角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因其产品“天竺筷”保留原始竹青,自然成形,不着油漆,天然环保,筷身烙有西湖风景、诗文花鸟、菩萨佛像、店家字号等图案,独具杭州地域文化特色,有着很高的人文、民俗、环保和佛教价值,而成为闻名天下的“中华名筷”之一。 据《西湖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天竺山村民采用大叶箬竹做成筷子,故称“天竺筷”。又因其产地为灵山佛地,故带有增口福、带好运的民俗意蕴和宗教意蕴,前来杭州的香客游人争相购买,甚至东南亚一带人民也十分喜爱。民国时期,流传着“天竺筷出了名,做煞了大井人”。宋美龄曾到杭州,购买天竺筷作为国礼,分赠各国使节夫人,深受欢迎。 天竺筷制作有二十几道工序:采竹、锯竹、脱脂、理坯、磨头、砂光、画稿、雕板、烙花、抛光、打孔、上头、包装、装盒等。其中脱脂、理坯、烙花为关健工序,尤其是烙花,必须要有高超技能,火候、手法是其中的关键技艺。其产品从色泽分为红脚筷、白脚筷,从图案可分游客的旅游纪念筷,香客的菩萨寺庙筷,酒楼饭店的字号招牌筷等。近年来,在杭州优秀旅游商品和优秀旅游纪念品评选中连获金奖。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一次性筷子大量运用,“天竺筷”这双江、浙、沪人家必备的“吉祥”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为保护这一份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连道正致力于该项独特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已投入一百多万资金重组杭州天竺筷厂,加强该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并广招徒弟传授技艺,天竺筷将有希望以崭新的风貌重新走红天下。

上一篇:【传统技艺】西泠印泥制作技艺(杭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传统造纸技艺(千洪桃花纸、宣纸制作技艺)(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