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传统造纸技艺(千洪桃花纸、宣纸制作技艺)(杭州市)
2018-05-14 16:34
桃花纸和宣纸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质材料。旧时制作家谱、纸伞、鞭炮引线、风筝、灯笼的纸均为桃花纸,北方为御寒可用于粘贴门窗,用途十分广泛。现在,该纸主要用于制作高档工艺纸伞、灯罩、工艺纸扇等。而宣纸的功能则是单纯用于书画。 千洪乡制作桃花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太平天国以前,可谓历史悠久。解放初期,桃花纸制作初具规模。在临安於潜地区除千洪乡以外,还有於潜镇的绍鲁、金家等地。产品销往上海、广东等地,生意非常红火。后来曾一度中断,1969年,千洪乡民间造纸艺人重新挖掘传统技艺,恢复“桃花纸”制作技艺。 千洪宣纸的生产是借助于桃花纸的生产工艺於1979年试制成功。宣纸的生产工艺与桃花纸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主要是两者的原料不同,宣纸用的主要原料是檀树皮加上稻草。而桃花纸的主要原料是山花皮。 千洪宣纸和桃花纸都有是纯手工纸。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都是其它纸类生产难以达到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并且难以为现代科技所替代,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资料。 但是,由于手工纸的制作工艺长期以来全凭言传身教,并且还要靠长期的技艺结累。加上这两种纸的制作流程复杂,学艺周期长,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致使该工艺后继乏人。另外,生产桃花纸的效益相对比较低。原来的生产厂家现在大多改为生产其他机制纸,为此,生产手工纸的技艺面临濒危。 2008年11月,该项目被列入杭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