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哈尼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昆明市)
2018-05-15 15:11
树皮布的制作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在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等国家的多个地区,及我国的云南、台湾、海南等地都有相关的记载。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榻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朝樊绰《蛮书》第十卷载“野蛮散居山谷……无农田无衣服惟取木皮以蔽形”。清《滇南夷情汇集》载“罗缅,性善,服葛布衣植山田”。《滇海虞衡志校注》载“……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野人……衣树皮……插鸡尾,缠红藤”。可见,世居云南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傣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使用树皮来制作服装、被褥、树皮口袋等生活用品的历史悠久。近半个世纪以来,树皮布制作技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云南民族村树皮布作坊张卫平早年深得父亲的传授,通过潜心研制,这一已经失传的工艺得以维系,成为省内树皮布制作的唯一传人。
树皮布选用的材料是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箭毒木(哈尼语“明蒂砂河” )。树皮布制作工具有钩刀(砍刀),木构槌、木棒,分选材、捶打剥落树皮、浸泡脱胶、漂洗、绷拉、晒干、捶打修整等多道工序制皮成布。树皮布制品具有质地柔软,轻盈透气,久存不陈、防腐防虫、保温防潮等特点。云南民族村树皮布作坊除用树皮布制作传统的服装、被褥外,还开发了树皮布护腕、护膝、挎包、树皮木雕、民间面具、树皮饰品等数十种产品,树皮服装为多家博物馆收藏。云南民族村树皮布制作技艺。
2009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