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叉舞(昆明市)
2018-05-15 15:20
“叉舞”盛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撒尼山寨,是石林彝族世代相传的祭祠性舞蹈,在撒尼人聚居区广为流传。
很早以前,撒尼男子们经常上山打猎。“叉”是撒尼男子用于守猎的一种自制的守猎武器。打到猎物后,男人们在树林里燃起篝火烧烤猎物,分享自己的劳动果食。他们手拿钢叉,随性跳动,并边吃边唱手舞足蹈,逐渐形成了“叉舞”,世代传承至今。“叉舞”主要在彝族撒尼地区流传,过去通常在举行祭祠活动中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发展,这种记忆祖先狩猎劳作的舞蹈形式被用于彝族节庆日后,渐渐被保存下来。“叉舞”的动作比较丰富,有绕叉、滚叉、丢叉、绕脚、蹬脚等。舞蹈主要围绕守猎和战斗的场面表演,体现撒尼男子彪悍刚强的精神,富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