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灯彩(仙居花灯)

  【类别】:传统美术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仙居县

  【保护单位】:仙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系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后延及横溪、白塔、田市、下各、朱溪等乡镇。

  相传无骨花灯始于唐代,俗称“唐灯”,明清时技艺趋于成熟。1996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金奖、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2000年,仙居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灯面图案由光线透过刀凿针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仙居当地,既用作馈赠的礼物,又用于民居装饰,在民间节庆活动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无骨花灯的花色品种曾经多达八十余种,现已抢救恢复27种,挖掘、保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仙居花灯属十大流派彩灯之一。十大流派彩灯各具文化内涵与工艺特色,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民俗,又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焕发活力。例如,自贡彩灯通过国际灯展推动文化输出,而京津冀灯会则融合地域文化与热门IP,吸引年轻群体。这些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彩灯艺术的多元图景,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u=1882922064,292755501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png


上一篇:【传统戏剧】路桥莲花(台州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剪纸(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