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焦石山歌(重庆市)
2018-06-30 14:39
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因地处武陵山区,属乌江少数民族文化和长江文化交集地带,在其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产生和积淀了极其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谣,拥有一大批民间歌手和民歌演唱爱好者,“焦石民歌”正逐步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据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民间文艺普查和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焦石民歌现存有生活歌谣、劳动歌谣、时政歌谣、风俗歌谣、儿歌等5个大类,包括情歌、栽秧歌、打场歌、盘歌、请茶歌、哭嫁歌、薅草打闹、石工号子等100多个品种若干首歌谣,其内容丰富,情感质朴,行腔优美而富于变化,演唱方式和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堪称我区民间文艺之瑰宝。焦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歌传唱活动,为打造“山歌之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因地处武陵山区,属乌江少数民族文化和长江文化交集地带,在其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产生和积淀了极其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谣,拥有一大批民间歌手和民歌演唱爱好者,“焦石民歌”正逐步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据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民间文艺普查和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焦石民歌现存有生活歌谣、劳动歌谣、时政歌谣、风俗歌谣、儿歌等5个大类,包括情歌、栽秧歌、打场歌、盘歌、请茶歌、哭嫁歌、薅草打闹、石工号子等100多个品种若干首歌谣,其内容丰富,情感质朴,行腔优美而富于变化,演唱方式和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堪称我区民间文艺之瑰宝。焦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歌传唱活动,为打造“山歌之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焦石镇为中心,打造民间文化艺术之“山歌之乡”,既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丰富山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推动武陵山旅游开发、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