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黄河号子(滨州市)(省级)
2018-08-17 09:56
鲁北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富聚着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传统。纵古贯今的浩浩黄河,从鲁北平原穿越而过,流归大海。黄河三角洲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中华名族的宝贵财富,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丰厚硕果的历史文化屡屡呈现。活跃在滨州这片热土上的滨州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黄河号子”就是这块宝地上光辉灿烂的艺术之魂,有船工号子,夯号子,打桩号子和打板号子四部分组成。它朗郎上口,通俗易懂,成为沿黄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黄河号子源于清朝末年,黄河自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后,至现在一百五十余年,在这百余年里,沿黄人民为治理洪水泛滥成灾,确保农业丰收,修筑了牢不可破的千里大坝,同时也创造了脍炙人口的劳动号子。随着水上运输的发展,船工号子便应运而生。夯号子,打桩号子和打板号子在内的一整套黄河号子便在滨州大地上诞生了。“黄河号子”内容丰富,其中船工号子又包括拉蓬号,拉套子号,摇橹号,撑挽子号,拉锚号,挖掉号和推船号,它是船员们在河上集体作业时,为了用劲一致,就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哎嗨喓呺”的呼喊声,这高亢嘹亮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成熟完整。它能够使船员们团结一致,奋勇向前,更加的把他们的心给团结在了一起,激励着他们的精神。夯号子包括夯号,下桩号和捆柳号,即在修筑大坝和打桩时所叫的号子,它铿锵有力,浑然一体,使人们更加有力的巩固了每一片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