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莲花灯制作技艺(滨州市)
2018-08-18 13:54
【项目名称】莲花灯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地区】山东省滨州市
【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批准时间】2021年11月21日,莲花灯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项目简介】
莲花灯源于惠民县的魏集镇,自明代起,周氏家族就开始用高粱杆和纸张扎制灯笼,因其有独特的古典神韵和与生俱来的喜庆吉祥色彩被人们所喜爱,据有关专家说现在只有南京的夫子庙和山东的惠民县两处有此莲花灯,而惠民县的这种莲花灯 又因其莲花瓣朝下,在工艺上又优于南京的莲花灯。所以说,这种莲花灯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堪称民间艺术一绝。
现在制作莲花灯的传承人是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王相华,王相华原姓周,是惠民县魏集镇周家村人,现住淄角镇土户王村。周氏家族是莲花灯制作世家,自明朝到清代,直至解放前,他家祖祖辈辈为富家大户扎制灯笼。这些大户都以能挂上这种“聚财气”、“聚人气”的莲花灯而高兴和自豪,也因莲花灯带来的财富而衣食无忧,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挂不起这种灯笼。周家单是给惠民县魏氏庄园的魏氏家族扎制灯笼的,前后就有六代人。解放后,周(王)家的莲花灯才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用的“喜庆灯”,从“胡集灯书会”到各地的元霄灯会,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给人带来喜气的莲花灯。
莲花灯是滨州市特有的花灯制作技艺,当地有过年过节扎制莲花灯的习俗。
莲花灯的制作技艺以及其发展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传承至今。它古朴典雅,色彩鲜明,主要运用红、黄、绿三色,可以充分体现节日的喜庆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莲花灯具有独特的古典神韵和喜庆色彩,能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所以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欢迎,长盛不衰。
【项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