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纸画,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刀剪笔墨,直接用手撕纸成画。传说,清代画家高其佩,一次参加友人寿宴,席间心生一念,现场取来一张大红纸,用手瞬间撕出一个大大的寿字,观者无不拍手称绝。因夙有“书画同源”理念,既然能用手撕纸成字,自然也就能用手撕纸成画。从此,手撕纸画悄然兴起。

张会生手撕纸画技艺,系家族传承,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曾高祖张成明,高祖张焕宇,曾祖父张东启即有手撕字画爱好,技艺不断完善,当时,普遍视书画为“正道”,称手撕纸画为雕虫小技,手撕纸画仅限于民间流传。到祖父张百相时代,因战争携全家从天津漂流投奔到高桥镇高丰村一远房亲戚家,从此定居本地。每到春节前,父亲张洪阁会同祖父张百相写一些春联或手撕出纸画拿到集市去卖,因作品喜庆、廉价,深受当地村民喜爱。

张会生从小受到祖父辈熏陶,对书画产生了强烈兴趣,手撕纸画多得祖父亲传。初中时,他撕出的“葵花朵朵向太阳”、“心儿向北京”、“我为丰收做贡献”等纸画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内。近年来,张会生在书画作品硕果累累的同时,心系家传的手撕纸画技艺,于书画习作闲暇之时,手随心动,撕出一件件写意小品。在祖传手法的应用上,对直、曲、顺、逆、分、戳、提等撕纸技法赋以新意,使得撕出的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他用红宣纸撕出的百骏图,形态鲜活、神情各异,动感十足。用镂空艺术形式撕出的“孔雀枝头”,令人赞叹。2015年他历时273天,采用镂空技法,选用大红宣纸,完成了高0.6米、长10米的手撕纸画《清明上河图》,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氏家族手撕纸画技艺,经六代相传,张会生使其得到充分发挥,使被世人认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的手撕纸画创作成为独特的一门艺术。

  

上一篇:【民间文学】路桥气象谚语(台州市)

下一篇:【传统文化】澳门妈祖信俗(澳门)(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