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龙泉窑传说(省级)(浙江省)
2018-11-15 15:02
龙泉窑传说有三大传奇:发生在五代的《飞天窑女娘娘路》、宋代的《哥窑与弟窑》、明代的《雪拉同的故事》。
龙泉窑自五代始在大窑村兴建,其秘色瓷为吴越国钱王贡瓷,自此就有了《飞天窑女娘娘路》的传说,至今在大窑村有一段五代古道,就是这个传说史迹的宝贵遗存。到了北宋南宋交际时代,是龙泉窑发展的鼎盛时代。制瓷先师章生一、章生二各主一窑,哥哥生一窑名“哥窑”,弟弟生二窑名“弟窑”。哥窑以它特有的天然裂纹开片为长,显得古色古香,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弟窑则以梅子青、粉青釉色为胜,成为皇亲国戚争相收藏之佳品。从此以哥窑与弟窑为代表的龙泉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于是就有了《哥窑与弟窑》的故事。
龙泉窑传说也在民间越传越多、越传越奇,到了明代洪武年间,大窑村民还兴建了安清社殿,以纪念章生一、生二兄弟。明清以后至民国,龙泉窑传说已在浙南一带广为流传,其表现形态都是递代口头相传。而且随着郑和下西洋传播于欧洲,《雪拉同》就是西方人讲述龙泉窑的美丽故事。
龙泉窑传说最早见诸于文字是20世纪80年代初,其中的精典故事《哥窑与弟窑》由徐起佳先生搜集整理,在国家级刊物《民间故事》中发表,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由本土作家叶放先生根据龙泉窑传说故事而编创的电视电影《龙泉情思》被搬上银屏,并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各地方台转播后,龙泉窑传说则影响更广,流传海内外。
龙泉窑传说具有广泛性、典型性、独特性和地方性的“四性”特征,尤其是它民间口头相传,流传地域广泛,并发生在中国青瓷之乡——龙泉大窑村,地方特色明显,使这个反映古代青瓷艺人不懈努力,烧制成功哥窑和弟窑两大青瓷品牌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对后人有激励作用,并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