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朝鲜族掷柶游戏(沈阳市)
2019-04-11 15:08
掷柶游戏是朝鲜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游戏,又称“掷柶”或“柶戱”。朝鲜族先民们以“掷柶”方式占卜问天来求得来年的好收成,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戏。掷柶的器具简便,由棋盘(也叫马田)、骰子、棋子(由4个刻注标记的扁豆或4根长约20厘米-30厘米的半圆木块制成)。参加游戏的人数为2人或2人以上,分甲乙两组后编号顺序后进行。每伙按逆时针方向安顺序轮流掷骰,每伙按掷骰所得分数在“马田”上分别摆上4个棋子,从起点开始往终点运行。最后在棋盘上先走完的一组获胜。
在公元六世纪隋唐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吉林通化、吉安一带大量居住着朝鲜族人。朝鲜族先民能歌善舞,一直以种植农作物为生,主要种植水稻、谷子等农作物。多少年来一直盛行着春天播种以前,以掷柶方式占卜问天,求得来年收成好,而掷柶选择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通过掷柶来预测当年收成的好坏,并一直流传下来。在沈阳市朝鲜族聚居地区,50岁以上的朝鲜族老人都会玩,而且都爱玩。如今,在省、市组织朝鲜族民俗节时,把传统掷柶游戏作为比赛项目来进行。
掷柶游戏活动的用具由四根半圆形木条、“棋盘”、四个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棋子儿”组成。木条的背面涂上土黄色或黑色的颜色,平面为淡黄色或白色,四个木条中在一个木条的平面上涂个红点。掷柶游戏在两人之间或三人之间进行,也可以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进行。首先有一方队员双手抓起四个木条掷到地面,根据木条朝向决定 “子儿”运走的步数。如果一个木条平面朝上叫“猪”,前进上步,唯独带红点的平面朝上,叫“后退猪”,当然后退一步;两个平面朝上叫“狗”,前进两步;三个平面朝上叫“羊”,前进三步;四个平面朝上叫“牛”,前进四步,掷者还可继续掷;四木条全卧(平面朝下)叫“马”,前进五步,还可继续掷。每当自己队的队员掷出 “牛”或“马”,全队的人欢欣鼓舞,手舞足蹈。走“子儿”过程中,恰好走到对方“子儿”的位置上,可以“吃掉”对方的“子儿”,掷者还可以继续掷。这种游戏始终使参赛者充满喜悦和兴奋,人人都喜欢掷柶游戏,因此流传至今仍是朝鲜族最为喜爱的游戏活动。就这样,人们把这种预测收成的活动,逐渐演变成有规则、带有竞技内容的掷柶游戏比赛活动。
掷柶比赛是朝鲜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赛时,4根约20厘米长、涂成红白两色刻有标记的短木棒尤茨,往棋盘上一扔,决定行走步数,然后通过路径的选择,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的一方获胜。掷柶比赛的举办传承与保护了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民族团结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