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 煤精雕刻(辽宁省)传承人:杨擎宇
2019-05-16 17:24
传承雷锋精神 是我们的责任
快乐 幸福 光荣 自豪
雷锋团荣誉战士—杨擎宇
东北的金秋,菜绿果黄,硕果累累。九月二十八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对雷锋精神做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自己掏钱买了一尊雷锋塑像,这尊雷锋塑像的作者就是抚顺杨擎宇。
杨擎宇,男,1972年生于抚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顺煤精雕刻工艺的第六代传人。领导筹划创建了抚顺商界学雷锋发展促进会,出任副会长。2015年,被雷锋生前所在团授予“雷锋团荣誉战士称号”。2015年第四届辽宁省“玉龙杯”中“盛世和平”荣获金奖。2016年11月8日,捐赠的雷锋“风雨行”铜制塑像安奉在高尔山徐向前亲笔题词的雷锋林。2017年3月5日,他会同抚顺雷锋商会在抚顺儿童公园安奉了雷锋铜像。2017年3月被命名为“最美新抚人”。2017年被评为“抚顺市特等劳动模范”。多年来,始终坚持从事煤精文化,雷锋文化传承研究方面的工作,作品多次获得奖项,为“抚顺煤精文化”,“雷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擎宇当过兵,转业当了工人,企业裁员下岗后开始自己创业,如今从事经商。回顾这些经历,他激动地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雷锋精神在鼓舞着我,支撑着我,激励着我,所以我离雷锋越来越近。我深深地体会到:“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快乐、幸福、光荣、自豪,获得感、幸福感伴我过好每一天。”
一、做好平凡事 人生不平凡
乐于学雷锋 无私多奉献
杨擎宇的父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乡村教师,在给儿子起名的时候,想到爱国抗日将领杨靖宇,就给他起名杨擎宇。也许是出生并生活在雷锋的第二故乡的缘故,他从小就对这两位英雄敬仰有加,确立了做人的方向。怀着对英雄的向往,他终于穿上了军装,没想到新兵训练后却被首长点招到军区机关后勤当上了围着锅台转的火头军,当时真的想不通,结果被首长用激将法点化了——你可是雷锋工作过的地方来的兵,雷锋甘当齿轮和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的传统不能丢……杨擎宇经过首长的开导教诲之后,他认认真真地学习了雷锋日记,看到雷锋当年崇尚英雄黄继光,上不了前线就服从分配当好一名优秀的汽车兵……开始懂得了人生不一定非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把认真渗透在每一天的平凡琐碎的事务中。从那时起,他给自己定位:雷锋第二故乡人更要不折不扣学雷锋,做雷锋的传人。他给自己定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军人的称号。从此,他勤学苦练,认真钻研烹饪技术,不长时间就令人刮目相看,而且在军事比武中获得集体嘉奖,荣获集体二等功。很快就被抽调到部队的机关灶。在他当兵的一千多天里,煎炒烹炸,炝拌蒸雕竟然样样精通,在入伍两年多(1992年)就光荣入党。提起昔日的辉煌,他认为“做好平凡事,人生不平凡,雷锋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小事都做好了,他的人生就不平凡。”
一九九五年,杨擎宇转业回抚顺后被安排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企业改革,实行减人增效期间,他毅然辞职自主创业,从一个小超市起家。杨擎宇从小就喜欢画画,画一些人物画,为了圆儿时的美术梦想,他迷上了煤精雕刻,拜抚顺资深前辈程彬为师,得到真传。他的煤精雕刻作品题材多为雷锋,把对雷锋一往情深的景仰,倾情融入到煤精之中。他感觉煤的奉献品格与雷锋精神相同相似,立志用煤精塑造中国最美的雷锋!
杨擎宇传承雷锋精神表现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先后参与国家各省市区街道志愿者活动3600余次,义务捐献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名,资助款每年都超过5000元。杨擎宇得知雷锋小学腾飞、腾跃是双胞胎,父母双亡,他深表同情,不仅捐赠善款,还给她们买书包、书本等学习用品,尤其更加关心这两个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经常到望花地区去探望她们,时常给她们讲一些自强和感恩的故事,使姊妹俩获得了宝贵的正能量的精神力量。义务对80多名下岗职工免费培训,并安置工作,与50多个家庭作坊签订了长期订货合同,解决上百人就业问题。
杨擎宇很注重学习,他在辽宁电视台上电视节目中看到抚顺县上夹河有一名4岁的弃儿叫杨光,经常伴着泪水度日。2011年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他和志愿者朋友们驱车前去把小杨光接到市内。小孩开始有些陌生,杨擎宇用父亲般的爱给杨光编织节日的快乐,带他去饭店吃他最爱吃的饭菜,又陪同他买套喜欢的玩具,给他讲故事。第二天又带他逛公园过儿童节,在旋转的小飞车上,孩子终于笑了。小杨光临别时依依不舍,与来时判若两人,这一年儿童节的快乐,将永远地留在幼小心灵的记忆中。
当代雷锋郭明义、雷锋生前战友冷宽中将、乔安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郭平英、唐山市道德模范段恩序、中国十大孝子沈阳赵士庆、雷锋生前所在团、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百姓雷锋纪念馆、湖南、抚顺、营口、义乌、弓长岭等省、市雷锋纪念馆等许多雷字号单位和个人都收藏了杨擎宇捐赠的煤精雷锋像,价值50多万元。杨擎宇践行雷锋精神的满腔热忱,日臻完善地雕刻技艺感染了许多人,被沈阳雷锋文化研究院聘为副院长。杨擎宇有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人品正派,热爱雷锋,有这两点,才可列为知己。出于对雷锋的感情,杨擎宇对当年接雷锋入伍的戴明章的遗孀邹容老人关怀备至,多年来不断前往看望、照顾、帮做家事。在戴老遗著《回忆雷锋》一书的扉页上,邹容写下勉励的话语:“愿雷锋精神后继有人”。
二、做好简单事 人生不简单
乐于做雷锋 他心甘情愿
杨擎宇坦言自己因为学雷锋遇到了贵人,增加了福报。他热切呼吁所有热爱雷锋的商界朋友团结起来,彼此鼓励,让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涌流新鲜血液,让雷锋精神在商海闪耀光芒。在他的积极倡导下,抚顺商界学雷锋发展促进会于2014年6月正式注册,首批会员83位,到2017年6月发展到155位。
杨擎宇虽然年轻,但他的思考颇多,抚顺煤矿资源即将枯竭,我有一个梦想,建一个煤精展览馆,让世人在煤都认识纯正的煤精。值得庆幸的是,良好的想象变成了各级领导的行动。2015年7月1日至9月30日,在中国抚顺发生了一件重要新闻,“百年煤雕 乌金流彩——抚顺百年煤雕技艺精品展”成功举办。抚顺煤精雕刻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亟待被世人认知推广。此次展览旨在为长期以来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状态的煤雕艺人们搭建一个强强联手、共创伟业的大会师平台。同时也向世人展现煤都抚顺独有的艺术瑰宝,让无言的乌金发出自己的声音。杨擎宇将此次展览视为中国煤雕发展史的里程碑,为此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对长辈们的尊重,关心也是杨擎宇牵挂在心上的事儿,面对一些婚介市场的某些混乱无序,信任缺失的状态,他决定创办一个诚信可靠的机构,为孤独无助的中老年人提供一个信得过的重组家庭的服务平台。2011年春天,他在顺城工商局正式注册了“擎宇婚姻家庭服务中心”,6月26日下午,在市妇联、市老龄委、团市委及顺城区“雍缘酒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为200位报名者举办了首场公益性“夕阳之歌交友联谊会”。精心地策划和会场布置,周到地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杨擎宇还兴致勃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鲜花和煤精雕刻礼品,三千多元的花销,换来了一群老人的欢乐,大家载歌载舞,喜上眉梢,心花怒放。当时就相识相处了五对有缘人。老人们笑容可掬地说道:“杨擎宇就像是为家人操办喜事般地高兴,他以雷锋志愿者的名誉通过这样一个温馨的活动重新点燃了孤单落寞中的老人们的希望之火。看到老人们开心,平时不苟言笑的杨擎宇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2011年4月下旬,七十年代全军学雷锋标兵刘光建独自驾车来到抚顺宣传雷锋,杨擎宇得到信息后放下生意,携妻子施小玲陪伴照顾这位风尘仆仆的老战士。在前往雷锋团的路上,杨擎宇与刘光建交谈合影,倍感亲切,中午安排了刘光建与朋友们吃团圆饭。席间,刘光建感动得连连说道:“我走了13年,以长征的方式宣传雷锋,来到雷锋第二故乡真是有了回家的感觉,抚顺人真好,都像雷锋!”面对大家的赞扬,杨擎宇说:“这是我们雷锋第二故乡人的本分,刘光建能为了宣传雷锋独自长途坚持13年,我还不能陪他一天吗?绝不能让奔走在宣传雷锋路上的人寒心啊!”
做好简单的事,人生不简单。在他看来都是那样平淡,他不事张扬,不图名利,不图回报。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雷锋精神通过自己的践行,分享到他周围的每一个人身上,为了传承雷锋精神,他的精力是那样充沛,他常说,以雷锋的名义做一些有益的事,再苦再累,累死我心甘情愿。
三、勤于挤和钻 创新创业甜
做雷锋传人 幸福到永远
杨擎宇传承雷锋精神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凭借自己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干出来的,始终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们要学习弘扬雷锋的敬业精神,学知识、钻技术、当状元、做能人、做命运的主人、雷锋的传人。杨擎宇能成为创新领军人才、抚顺市雕刻大师,这里有党的关怀,领导的帮助,雷锋精神的传承,但杨擎宇的个人努力还是最主要的原因。
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快乐、幸福、光荣、自豪。这是杨擎宇的感悟。他说得好:“雷锋和煤精,是抚顺的两张名片,有着相似的内在品质和奉献精神,引领着抚顺的城市文化,营造了抚顺质朴高尚的民风,我要为这两张名片争光添彩!”
杨擎宇深知:“少年立志,中年立业,老年立德”的道理,曾经和他爱人施小玲在高尔山下开办“宇玲超市”18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份才”。从白手起家到小康自足,始终秉承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为顾客服务无微不至,周到热情,“宇玲超市”的业主认为“生意不分大小,商德却有高低”,崇尚的最高境界是诚信。善有善报,杨擎宇被选为居民区的楼院书记后,常为20多位老党员上楼送货,帮忙干些重活。他对几户孤寡老人说:“我的手机24小时为我父母开着,也为你们开着,如果有意外情况,不要着急,马上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非典和日本福岛核辐射扩散期间,超市进了大量货品。如果迎合部分消费者惶恐抢购心理,完全可以卖高价,大赚一把,但他平抑物价,限量出售,安抚人心,宁可把大量商品压住库里。顾客们来到“宇玲超市”感觉心安。转型搬迁时,大伙舍不得他们离开,硬是延迟2年才停业。
杨擎宇从几代煤雕艺人的作品中感受到遥远的情丝和独特的语言,那无形的刀痕犹如犀利的笔触,写下了煤雕人的生命感悟。他赞叹抚顺煤雕艺人的技艺已达到世界大师级水准,但他更扼腕惋情毕先磨一剑的煤雕技艺鲜为人知,几近失传……杨擎宇希望有一天能让难以谋面的煤雕技艺传承人在一起交流、切磋,形成合力,升华提高,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抚顺留下昨日的记忆,古老的传说。
为筹备展览,他遍访专家、艺人,唯恐遗漏一件作品。他把征集来的每一件凝聚着作者心血才智的作品编号、造册、妥善保管,并叮嘱工作人员细心、小心、精心,禁止触碰。合璧斋展厅中300余件煤雕精品,均有固定展位,千姿百态,各领风骚,题材多样,相映成趣。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展出,象磁石一样吸引几十万人走进展厅,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沉浸在煤都独有的艺术氛围中……为了举办这次展会,杨擎宇倾情付出,全力投入,打造出煤雕作品艺术化、市场化、异军突起的良好势头。杨擎宇希望,百年煤雕精品展能够终结家庭作坊式制作的时代,开启一个挖掘、开拓、创新、联合的煤雕技艺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笨鸟先飞早入林”、“要想在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罪”这些俗语早已成为杨擎宇的深刻感悟。多年的修炼和高人指教,使他煤精雕刻的技法更加娴熟、涉猎广泛,无论是素活人物、花鸟等工艺,他都能精益求精,运用自如。无数次磨练,无数次创新,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成功。实践使他感悟到雷锋精神与煤的自我燃烧,奉献人间的品格高度相融,这也成为他一贯做人的原则。因此杨擎宇的煤雕代表作品有“雷锋雕像”“大我”,八件一组的“盛世和平”在第四届辽宁省四宝玉龙杯大赛中荣获金奖。作品生动地表达了他技艺的精湛稳健地提升。杨擎宇深有体会地说:“要用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让自己的心灵融入作品,让作品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杨擎宇是个有心人,2016年11月8日是雷锋入党56周年纪念日,他与80后雷锋志愿者曲林,在抚顺高尔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字碑“雷锋林”安奉一尊雷锋铜像。可忙坏了抚顺雷锋商会会长王纪众,知足感恩,诚信友善,付出担当的王会长自掏腰包,买了抚顺最美最宝贵的六对花篮,白色缎带上分别写着:“雷锋,我们的亲人,永远的榜样。”“感谢雷锋,护佑中华,选择抚顺”,“感恩雷锋,教我们学习做好人!”“感念雷锋,为中国留下好民风”,“传承雷锋精神,后继有人”,“怀念雷锋,学习雷锋,争做雷锋”,落款“抚顺雷锋商会敬献”。
高尔山雷锋林徐帅题字碑前的小广场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抚顺日报、晚报、电视台的记者们冒着寒冷紧张工作,市作家协会24文学活动组(杨擎宇所在作协组)组长赵雅芝,副组长徐方正,作协会员赵忠伟,抚顺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秘书长褚士奇来了,他代表远在海南报告雷锋事迹的邓凤兰大姐和雷锋战友乔安山好好记录这一历史时刻。顺城区委宣传部王生华副部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杨擎宇和曲林慷慨解囊,不辞辛苦,并畅想高尔山将重新修建一座雷锋文化广场,让高尔山这块自然高地,提升全市人民的道德水平。一时间,人们涌向雷锋像,激动、亲切、自豪地与雷锋像合影。
1960年的11月8日,雷锋21岁,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日记中向党表示钢铁誓言: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就是下火海上刀山,我也心甘情愿!56年后的11月8日高2.8米雷锋“风雨行”铜铸雕像被安奉在抚顺高尔山雷锋林。
1961年本溪路小学的陈亚娟首次代表少先队员为辅导员雷锋佩戴红领巾:今天,雷锋生前所在团荣誉战士杨擎宇代表家乡父老为雷锋雕像系上红领巾。
2017年3月5日,由杨擎宇和抚顺雷锋商会会长王纪众的带领下在抚顺市新抚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在人流密集的新抚区中心市儿童公园广场安奉了1.9米高的雷锋铜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杨擎宇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大学校的培育,从事着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顺煤精雕刻工艺的第六代传人。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掏钱买了雷锋塑像的新闻在新华社、央视影音播出后,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纪念馆馆长曹亮给杨擎宇打电话,要买和总书记一样版的雷锋像五十尊;老山作战二等功臣中国好人房泽岸亲自从济南来到抚顺,找到杨擎宇买了一尊雷锋像;抚顺琥珀雕刻大师陈焕升一次买了十尊雷锋像;现任第26任雷锋班班长张阳买了五尊雷锋像;辽宁省旅游商协会会长赵斌买了2尊雷锋像。杨擎宇深有感悟地说:“习总书记买了我做的雷锋像,是对我学雷锋、传承雷锋文化的充分肯定,使我内心深处对雷锋文化的传承更加自信和自豪。我要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按着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在新时代的征程里,把雷锋精神送到千家万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