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非遗网与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07-03 19:12
7月2日,非遗网与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非遗文旅新项目,受到了铁岭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与支持,并对本次签约表示热烈祝贺。非遗网董事长高山与铁岭莲花湿地总经理杨帆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简介:铁岭莲花湿地景区位于辽宁省铁岭市东南——凡河新区钟山南路,是在辽河、柴河、凡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的温带泛洪平原沼泽湿地上恢复建设而成,景区总面积1040公顷,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荷花展示的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北方莲城。
莲花湿地景区由人工湿地区、莲花湖核心景区、荷花品种展示园、辽河博物馆、凤冠山、懿路湖儿童公园等组成;有鸳鸯璧合、鸥鸟翔集、锦鳞戏水、苇海寻幽、十里听荷、柳堤花岛、湿地探秘、曲苑荷风、清风莲影、鱼跃龙门、辽河风韵、凤冠回眸、懿路泛舟等经典景观;是开展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科学普及、科研监测等活动,汇集湿地文化、荷花文化、东北文化于一体,融合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的复合型湿地和多功能景区。
莲花湿地景区每逢荷花季节,到处是鸟飞鱼戏蛙鼓虫鸣、蒲红荷绿亭台雅致、烟霞缥缈天人合一的景象,是赏荷品茶观鸟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景区的树岛、花岛、航道、稻田酒店+冰裂纹湿地等景观还将陆续展示给游客。
铁岭莲花湿地以莲花湖为中心,融水域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景观、建筑古迹景观、民俗风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走进这里,便会情不自禁被这里的景色吸引,湖面上片片莲叶相依相靠,在清风的吹拂下荡起阵阵涟漪,挂着水珠的花瓣,在映日之下缓缓的舒展着,似优雅羞涩的少女,于不经意间展露着自己的那份美丽。
数十里长的荷花带可以说是莲花湿地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与荷花合影,记录这美丽的时刻。素雅的花瓣,在日照下闪着淡淡的粉,与黄亮的花蕊互相点缀,塑成这夏日里最美的风景。
非遗网简介:2016年,公司建立非遗网(www.非遗网.中国),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遗网是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品类展示交易平台,2017年成为辽宁省重点跨境电子商务项目,网站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和国际paypal等支付功能,实现了中英文双语版面。非遗网开通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间医药、民俗十大类目,网站建立了非遗大数据库,完成了8万非遗大数据录入、信息编辑和网上店铺建设工作。基于非遗网,公司融合教育、科技、文化元素,建立了外研非遗产业园、外研非遗馆,产业园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贸易、支付、培训、创业于一体的,已带动41家企业入驻。旗下外研非遗馆,收藏了4000余种国内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已经成为国内非遗研发、交流、活动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此次签约,将在铁岭莲花湖国际湿地公园怡荷园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展示销售园区,园区计划植入: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盘所里、非遗荷风旗袍秀、舞龙舞狮、伞灯秧歌、东北二人转、朝鲜族婚礼、蒙古族长调、中国剪纸、煤精雕刻、琥珀雕刻、岫岩玉雕刻、玛瑙雕刻、满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木活字雕刻、葫芦雕刻、木雕、木版年画、麦秸画、糖画、皮影戏、油纸伞、王千石雕、手指画、芦苇画、撕纸、一包榛、一泡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中非遗元素,通过现场体验、互动的方式,让大家了解非遗、体验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旅融合非遗典型案例。
签约仪式上铁岭莲花湿地总经理杨帆表示将会全力支持非遗文化进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工作,做好保障职能,确保有序推进,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高山董事长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优秀文化最好的载体,是历史的“活化石”,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名录共收录了来自117个缔约国的470个项目,中国列入40个项目。这40个项目有:昆曲艺术、古琴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龙泉青瓷、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呼麦、中医针灸、京剧、帆船水密舱壁制作、中国木版活字印刷术、中国皮影戏、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等。中国已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087项。截止2010年11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多项。外研传媒非遗网是中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品类展示交易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全公开的非遗大数据库,我们也建立了非遗博览馆和非遗培训学校。就是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