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厦门艺术家洪梓铭篆刻作品亮相北京恭王府
2019-11-15 12:35
10月10日至18日,由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给予学术指导的“安心澄意,金石为开——洪梓铭篆刻艺术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
此次展览共展出篆刻作品108方,
以佛教经文为主要题材,
包括大乘经典、心经、禅风雅意三个系列。
尤其是那52方印连缀而成的《心经》,
更是蔚为壮观,引人注目。
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胡振民先生莅临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莅临展览现场指导
中央文史馆馆员、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青先生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女士莅临现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莅临现场
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边伟先生致辞
北京光中文教馆执行长慧中法师致辞
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刘伟泽先生与漳州市委驻京办主任戴立新先生莅临现场
开幕式现场
作品捐赠仪式
本次展览的篆刻艺术家洪梓铭先生致感谢辞
展览现场
这些篆刻作品,
都是厦门艺术家洪梓铭近年来潜心创作的精品。
洪金泉,字梓铭,号觉盦,别署六桂草堂、熙园,出生于福建漳浦杜浔,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师从篆刻家尹代荣先生。
20余年来,他深居简出,潜心治印,近年来则开始篆刻佛教经典中的佛言祖语,以篆为修,深入经典与传统文化,将佛教文化与中国优秀的传统篆刻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受到业界关注。
展厅现场
谈及此次展览,洪梓铭说:“早在三千年前,孔夫子就给我定下了一个审美的原则,就是尽善尽美,内容的善,这是第一位。而在几年前,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第一次公开的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全世界讲,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和中国的儒家道家共同塑造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对中国的历史起到巨大的影响,然后还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所以,近些年来,我常常翻阅佛教经典时就在想,应该把我的篆刻艺术,将这些佛言祖语善言结合起来,把佛教文化融入到篆刻艺术当中去。”
展厅现场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洪梓铭与篆刻的故事。
洪梓铭说,他与篆刻的缘分,
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
这似乎是“前世因缘,命中注定”的事。
没读小学前,他总是在父亲的学校办公室里,
翻看《福建日报》《闽南日报》等报纸的插图。
无意间,他发现了齐白石一方“百花齐放”的印章,
很快被这个别样的红色小印章迷住了。
洪梓铭说,当时,他不识字,只觉得这跟其他插图有所不同,就不知不觉地跟篆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便喜欢上了这门具有三千多年的中国古老的传统篆刻艺术。
而这一“结缘”,
便似烙进心里,再也无法停止。
展厅现场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踏进了真正的文明,把文字从人类交流的工具性上升到艺术的,真正只有我们汉字。”洪梓铭说,而篆刻艺术是用刀、用坚硬的东西在石头上刻,是硬碰硬的艺术。
篆刻讲究篆法、刀法、章法,
讲究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文:明心見性
规格:39x39x44mm
材质:竹根
创作时间:2015年
前几年,洪梓铭觉得,
自己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外面的世界又这么纷扰。
于是,他选择闭关,用以读书,刻印。
后来,他住在山脚下的一间租屋里,
常常二十天没踏出门,一住就是三年。
“那段日子,我感悟很深,收获颇多,当然也吃了不少苦。”
迄今为止,洪梓铭已经刻过数千枚印章。
其中,较为满意的,有《金刚经》和《心经》。
印文:金刚般若波羅蜜经
规格:300x300x1030mm
材质:福建寿山老岭石
创作时间:2017年
《金刚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
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
阅金刚经,发菩提心,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了解生命的本质,人生的意义。
这是一件“重磅”作品,
因此洪梓铭十分认真对待。
他说,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
主内容共5130字,分为三十二章。
他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最终凿刻而成,
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巨幅作品。
另一件作品《心经》,
一共260个字,分为52句。
洪梓铭一句刻一方印,
一共刻了52方印。
每个印面的规格各不同,
大约都在3公分到5公分之间。
“这样一整套的组合比较震撼,按顺序展开之后,让颂经者带着恭敬虔诚的心,从第一方印开始诵读一遍般若心经,让人们心存慈悲与善念。”洪梓铭说。
印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规格:87x87x105mm
材质:老挝石
创作时间:2018年
对于未来,洪梓铭永远“在路上”。
他认为,中国篆刻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教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金石镌刻金言,是佛教艺术和篆刻艺术两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接下来,我会安心澄意,继续前行,进一步提升自己,以期创作出更多精彩的篆刻艺术品。”洪梓铭说。
印文:無智亦無得
规格:37x37x106mm
材质:印度豆青石
创作时间:2018年
印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规格:45x45x107mm
材质:老挝黄石
创作时间: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