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计氏羊皮画(包头市)
2020-03-30 15:36
【项目名称】计氏羊皮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项目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项目级别】自治区级
【项目保护单位】包头市艺术创作评论中心
【项目批准时间】2011年计氏羊皮画列入内蒙古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简介】
计氏羊皮画是在草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内涵,吸收了华夏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技法,道法自然,随类赋彩,写神传情。计氏羊皮画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时期,其形成可追溯到清康熙年,自同治年间由计氏家族发展传承,绘画风格独特,现如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地区。
羊皮画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自同治年间由计氏家族发展传承,现如今主要分布于包头地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计氏羊皮画”,选用的都是整张蒙羊皮,并且保留了羊皮的自然边缘,计氏传统绘画技法与羊皮质感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绘画艺术与羊皮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尤其对人物的面部、胸、手和脚的渲染,使肌肤表现得丰满、莹润、自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绘画艺术风格;计氏羊皮画在表现蒙古服饰绘画方面特征鲜明,这对研究内蒙古民族服饰、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计氏羊皮画选用特殊工艺处理的上等内蒙产羊皮作为绘画材料,在专用矿物颜料中又添加了珍贵色料,绘画技法独特,不仅重视色彩之美,而且注重意境之美。其艺术特点鲜明,风格上求新立异,技法上秉承家学,不仅注重表现立体感、更加注重形神变化,体现了人物的内在情感。计氏传统绘画技法与羊皮质感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绘画艺术与羊皮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尤其对人物的面部、胸、手和脚的渲染,使肌肤表现得丰满、莹润自然。丰富而浓郁的色彩运用,以及严谨工整的画风,体现出羊皮绘画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中弥足珍贵的精品。
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计氏羊皮绘画技法、题材和专用色料的配制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失传。通过当代计氏传承人的潜心研究与挖掘,以及抢救性整理,濒危情况依然存在。计氏代表性传承人,为把这门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羊皮绘画艺术传承下来,做着不懈地努力。
2011年,计氏羊皮画被列入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