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普利桥二月八赶社最早始于唐代的庙会,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二月八赶社的来历与两位大师有关,一位是中国禅宗六祖慧能,他原长期在四明寺讲法;另一位是全真大师,也是唐代有名的高僧,活了166岁(中国最长寿者),长期生活在四明山上。非常巧合的是两位大师的生日都是二月初八。因此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周边各县的人们纷纷涌进四明山朝拜,形成了二月初八朝佛的民俗,热闹非凡,有人借此机会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交易。逐步形成了盛大的“二月八”庙会。

清朝乾隆年间,庙会迁到山下普利桥,参加“二月八”庙会的人越来越多,每到这一天,集市上聚集着来自东安、零陵、双牌、祁阳、邵阳等外县区和普利桥镇周边乡镇的客商和农民数万人,进行农具、农产品的交易,有草鞋、粪箕、米筛、簸箕、竹扫笆、箩筐,凉席、竹椅,渔篓、碾子、石磨、犁耙、斗笠、蓑衣、楼梯、风车、水车、花板床、镰刀、牛绳、耕牛、种猪、果树、苗木等农机具和春耕物资,还有油榨粑粑、野菜团子、新鲜荸荠、爆米花、臭豆腐、酸辣红薯粉、敲敲糖(麦芽糖)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生意越来越兴旺,形成了普利桥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一篇:【传统医药】江华罗氏瑶族医药痔疮疗法(永州市)

下一篇:【民俗】瑶族赶鸟节(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