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潘光正,1949年12月25日生,中共党员,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琵琶演奏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重庆市级传承人,重庆市三峡曲艺团艺术指导、创作组组长(前任团长),国家二级演奏员,万州区青少年琴棋书画艺术学校副校长。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精神文明服务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万州区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万州区川东竹琴学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棋类协会委员,万州区棋类协会主席。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将四川金钱板、竹琴、车灯、清音等曲艺表演技艺融会贯通,稔熟予心,并在琵琶演奏上有较深的艺术造诣。从70年代至今,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琵琶学生,分别考入总政文工团、山东省军区歌舞团、涪陵地区歌舞团、重庆三峡曲艺团等专业文艺团体。近几年他的学生连续在重庆琵琶考级中获得优良成绩,重庆琵琶学会主席沙浪平先生讲:潘光正“教的学生基本功扎实,方法正,很有发展前途,希望你在万州要多教学生。”

2005年在全国举办的推选文艺新人活动(重庆赛区)中,他的10名学生参赛,除1名获优秀奖外,其余9名分别获成年组、少年组十佳奖。他的琵琶演奏技艺不凡,声名远及巴渝文艺界。

他的曲艺节目创作、演唱功力深厚,多次成功地组织、参与了一些重大节目的演出和拍摄。

1974年参加四川省故事调讲,留省故事队演讲的《春吹杜鹃》得到省文化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1976年与人合作的四川竹琴《情深似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发表;1981年创作的四川盘子曲《我家嫂嫂回娘家》获四川省第一届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同年,获万县地区优秀作品奖;1982年创作的金钱板《抗洪抢险谱新章》由《万县日报》发表,后由《四川曲艺》刊载;1985年为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金钱板《跑马观花》;1987年与人合作了长篇竹琴曲《华子良传奇》一至三回,获万县地区创作奖;

1991年参加涪陵“第二届川东书会”获演出奖、伴奏奖;1996年、1997年参加重庆市“舞台艺术之星”文艺汇演,在评书《威震川东》及《谢茂林》中获指导教师奖,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奇绝大观——竹琴》时作组织工作,并琵琶伴奏,在获得全国电视赛银奖和组织奖的评书《汤水与梅英》中任组织工作和艺术指导,担任了《万县地区曲艺志》和《万县市曲艺志》副主编之职。

2003年由木川作词、他作曲并亲自演唱的川东竹琴《家住棉花地》获重庆市文学艺术界第二届曲艺专项奖,2004年该节目获万州区人民政府“红叶杯”三等奖。

三峡都市报记者曾先后以《没落的渝东民间艺术》和《竹琴声声!何日不再飘零》专访文章整版报道,在文艺界、新闻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

万州电视台录制了以他为主的川东竹琴专访记录片,在万州连续播放了两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6年受重庆市摄影家的邀请,在中国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演唱了多场川东竹琴和金钱板,受到了外国友人的称赞和国人的好评,各家报刊、电视台对其专访报道。

2005年至2007年身为川东竹琴第八代传人的他,在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竹琴》申报项目中,担任主要演唱及艺术总监。此项目专家通过,公示完毕,申报成功!在《川东竹琴》一书中担任主要编纂。

他曾多次担任万州区历届文艺调演评委,2006年担任重庆市首届曲艺大赛评委,2006年获万州区文联颁发的荣誉证书,二次为重庆市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他的业绩已载入《中华人物大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美国《世界名人录》等。

48540923dd54564ed6c78e91b3de9c82d0584ff3.jpg

上一篇:【传统美术】重庆糖画(重庆市)传承人:刘贵兵

下一篇:【传统美术】海派玉雕(上海市)传承人:熊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