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据《临朐县志》《临朐县地名志》记载:“石佛堂,北宋即有此村,姚姓先居,名艾峪村。元丰八年(1085)村后象山上有一巨石骤然而下,滚落在老母庙前,状似一尊佛像,时人感奇,遂雕佛像百余尊于其上,并重修庙堂。村名因之易为石佛堂。”从史志资料记载看,这里北宋时即有此村,姚姓先居,原名艾峪村。据说,石佛磐石是从村后玉象山半腰的悬崖上滚落下来的。传说有一年的夜间,老母庙后的玉象山石崖上突然传来了锣鼓声和唱大戏的声音,连唱了三个夜晚,在第四夜光听天上有人喊:“慢点、稳点、稳稳放,前挪挪、后移移”的声音。第二天天亮后,人们便发现在老母庙前有了这尊大石佛。为什么艾峪村改名叫石佛堂了呢?

原来,这艾峪村和周围各村的村民,每在农闲和逢年过节时,便成立子弟班,搭台子唱戏,一来庆祝丰收,二来劳累一年也乐呵乐呵。有一次,几个戏班子在艾峪村唱起了对台戏,有一个戏班子不知从哪儿来的,当地人都不认识,他们行当齐全,人员整齐,箱(唱戏的服装)也漂亮,唱、做、念、打、演得特别出色。当地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戏班子,把观众都吸引到他们的台前来了,别的戏班子也都被吸引而悄悄停住了。

散戏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上前询问他们是哪里的,他们齐声回答说:“青州府石佛堂村的”。人们更纳起闷来,这方圆几十公里特别是青州府辖区内根本就没有个叫石佛堂的村庄呀!于是,好奇的人便悄悄跟踪他们,想弄个究竟,可跟着跟着,当他们来到艾峪村东老母庙前那块雕刻着石佛佛像的大石头附近时,那戏班子百八十号人都一下子不见了,人们看看老母庙大门紧闭无动静,便来到大石头跟前围着石头找。在月光映照下,他们看到了大石头雕刻的佛像那凝视的面孔,并发现有的佛像脸上还有些唱戏的彩妆未谢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群石佛佛像显灵。跟来的人们立即跪在了石佛像前口念“弥陀佛”,感谢神灵助兴。后来在百里之外的莒县、沂水、沂源等地时有百八十号人的戏班子在唱大戏,当问起来自何处时,总是回答:“青州府的石佛堂村”。

从那时起,艾峪村便改名叫成石佛堂村了。

上一篇:【民间文学】盐宗夙沙氏的传说(潍坊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郑板桥在潍县的传说(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