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垓下民间传说 (蚌埠市)
2020-08-07 14:52
【项目简介】
垓下传说是安徽省垓下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和歌情真意切,令人荡气回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史册中的壮丽一页。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霸王城内的一个水塘名叫浣发池,池塘边生长的两棵树十分奇特:一株老榆树同根伴生着一棵桑树,当地人称为“榆抱桑”。关于这两棵树有这样一段传说:楚汉相争后期,项羽兵势不振,从河南一直败退到垓下,项羽的中军大帐就扎在今霸王城城中心,帐边不远处有一小池塘,池水沽沽,清澈见底。据传虞姬很喜欢取水濯发,所以后人就把这叫做“浣发池”。虞姬常到池塘边临波徘徊,由于当时战事不利,四面楚歌,军心涣散,虞姬有时想到伤心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而在这流泪的地方,后来长出了一棵桑树,人们说是虞姬的伤情和恸泪所化成的。虞姬自刎后,项羽命人将自刎利剑埋在了她经常去的池塘边。而后来,就长出了榆树,人们说这是虞姬的化身。奇巧的是,这两棵树如同根所发,宛若天成,遂形成了桑榆连根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