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

  【保护单位】: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赫哲族长期以渔猎为生,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

  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步骤,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20世纪中叶以后,鱼皮制品被其他用品所取代,这种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

  由于博物馆收藏和人类文化学研究的需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乡的老一代赫哲人曾多次为国内外博物馆复制鱼皮服饰,使这一技艺在局部地区得到传承。老艺人还用传统技艺创制了鱼皮萨满服饰及赫哲风俗系列作品,一些年轻人发展创新,利用传统的鱼皮剪贴技术创制了现代的鱼皮技艺品及鱼皮画,使古老的鱼皮文化延伸到旅游、艺术等领域。

  目前掌握传统鱼皮技艺的老人多已离世,仅尤翠玉老人尚健在,也已年近80高龄。鉴于古老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濒临消亡,亟待予以抢救与保护。

 

2303913_625714.jpg

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开始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20世纪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有套裤、手套、绑腿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这种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

2006年5月20日,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鱼皮服饰及鱼皮制品,给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提供了丰富的、形象的展品,使众多的现代人对历史上曾经穿用的鱼皮制品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赫哲人不但传承了鱼皮制作技艺,而且使这一古老的工艺在当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多种形式的鱼皮工艺品,融入了当代旅游事业和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这些植根于传统文化、有着民族风俗蕴含的现代艺术品、工艺品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保护这一文化,对发展赫哲地区的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质,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LOCAL201410101933000462911569814.JPG

 

2303910_509372.jpg

 

2303908_570519.jpg

 

2303906_984211.jpg

 


上一篇:【辽宁·民间文学】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国家级)

下一篇:【曲艺】京韵大鼓(北京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