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10303363d9c.jpg

 

东北地区汉族民俗中的挂钱,过去是大户人家过年时为显示自家富贵,常把大钱串起来挂在家里;而贫穷之人为表达自己的愿望,利用剪纸剪成大钱也把它挂出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年那种纸制大钱,演化变成了精美的汉族民间工艺品,是北方家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春节时应用最广的汉族民间实用装饰艺术。家家户户贴挂钱,浓郁的年味也就在一幅幅挂钱中显示出来。它不单纯是贴在门框喜庆吉祥,寄托着人们的许多畅想、祝福和期望,而且把这种艺术后来演绎成精品装裱起来,用于收藏或者装修房屋及社会活动,作为艺术品点缀,别具风味。比如:节日美化环境、开业庆典、婚庆聚喜、会场布置、赠予送友等。兰西挂钱,是东北挂钱中最为绚丽奇妙的一朵百合花,兰西百姓常言道:"挂钱之花、开满万家、栖在窗棂、飞落天崖"。

兰西挂钱,诞生于清朝末年,它的最早创立者是手艺精湛的民间老艺人——李一剪,兰西县小榆树人。主要作品是《慎终追远》《孝思为则》《祖德宗功》等,多是与传统习俗、祭祀神灵、驱恶攘邪有关。

兰西挂钱的幅面除了16开、32开之外,还有不同结构的8开、4开、对开和条幅形式的。在哈尔滨举办的兰西挂钱艺术展览中的屏风挂钱"巨龙腾飞图",尺寸是5.20m× 2.90m,可称为中国挂钱之最。除了单幅挂钱之外,还有门面、壁挂、帘挂、排挂、组画、对联、连环、双层、立体等形式。在挂钱外廓形态上突破了传统结构形式,如梁义的"五谷丰登",采用蔬菜外形作外廓;许华的"松鹤延年",采用宫灯的外廓作外形。李翠微的"富"字挂钱、刘元生的"喜"字挂钱,都采用了汉字形体作挂钱的外形。还有剪接拼贴法、香烧嵌法、硬币压模法、手工纺织法、麻布刺绣、纤维针织法、立体雕刻法、拉挂组合法、撕纸法等等。挂钱缨络(穗头)造形,创造性地一改倒箭头式缨络,为多变的、象征性较强的、调节黑白灰节奏作用的缨络,如鱼形、穗形、凤尾形、灯笼形、喜字形、古钱形等,给人一种跳动、活泼、飘逸的华贵美感和节奏快感。

 

2015102210300130c4e.jpg

 

1420257_882323.jpg

 

1420256_080688.jpg

 


上一篇:【传统美术】剪纸(方正剪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国家级)

下一篇:【黑龙江·民间美术】赫哲族鱼皮镂刻粘贴画(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