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皮影戏(岫岩皮影戏)(鞍山市)
2020-09-18 11:54
【项目简介】
岫岩皮影戏在明清时期传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地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皮影表演为“独影”形式,清代同治年间形成“溜口影”,民国后演变为“翻书影”,现在岫岩皮影戏仍保留了部分“溜口影”的原始形态。
岫岩皮影戏唱腔音乐丰富,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个板式,演唱时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出大小两种唱法,各有固定的唱腔板式,唱词按句法结构可分为“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答拉嘴”等几种,表演则吸收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方法,围绕剧情刻画人物。岫岩皮影戏影卷多、卷头大,内容繁复,有近百种传统剧目和二十余种现代剧目。
新中国成立前,岫岩有皮影19箱、从影艺人四十余名。新中国成立后,岫岩皮影戏得到迅速发展,1965年时全县已有皮影三十余箱、皮影艺人八十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