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壮族春牛舞(百色市)
2020-11-12 09:55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百色市
【简介】
舞春牛,作为一种牛文化,属农业文化的范畴,至今在西林县壮族民众中仍一直被保留着,也是其春节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壮族春牛舞表演活动一般从春节期间开始到到三月三结束,时间长达两个月。
“春牛”牛头用木头或竹蔑扎制,外糊绵纸,再用彩色绘出眼睛、鼻子和嘴,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牛身用黄布或灰色布缝制而成,遮住里边的演员,外形花哨,富有特色。表演时,一般有锣鼓队、舞蹈队配合,形成春牛队。锣鼓队由唢呐师、锣鼓手、琴师组成;舞蹈队的角色有牧童、渔翁、樵夫、农人、书生、村姑、老太婆、庄公、管账等。表演的内容包括祭祀民俗、舞蹈、音乐、武术、山歌等,包涵了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诸多的元素,具有很丰富的内涵。
2007年,壮族春牛舞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