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鼓乐是辽西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迄今约有200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清光绪初年,玲珑塔地区瓦盆窑的安君、安雨、张德、杜俭、王才等人,向一位从山东逃荒来的胡姓艺人学吹唢呐、笛子、笙、箫等乐器,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建昌鼓乐,一直传承至今。建昌鼓乐以家庭班棚为宗系,秉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传统,目前已成为当地礼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建昌鼓乐使用的主要乐器有吹奏乐的大喇叭、笙、管、箫、笛等,以及打击乐的牛皮大鼓、堂鼓、大钹、水镲、大锣、梆子等。

建昌鼓乐曲目繁多,乡土气息浓厚,表现力丰富且雅俗共赏,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建昌鼓乐主要有三大流派:玲珑塔镇瓦盆窑何氏鼓乐、药王庙镇康家沟周氏鼓乐和新开岭乡黄氏鼓乐。何氏鼓乐能吹能咔,加笙、管、笛、箫演奏,打击乐(鼓套子)十分丰富,演奏场面宏大;周氏鼓乐讲究演奏技巧,指法古朴,用抑制偏音转调,擅长工尺谱;黄氏鼓乐传自河北,具有明显的河北鼓乐风格,演奏时旋律上下波动较大,节奏明快,格外活泼。

建昌鼓乐的演奏分为婚嫁(俗称红台)、丧事(俗称白台)、秧歌和庙会三大类。婚嫁常用曲牌有:《东墙头》、《红罗山》、《夸山》、《八匹马》等;丧事常用曲牌有:《八条龙》、《九条龙》、《反调八条龙》、《小柳青娘》等;秧歌和庙会的常用曲牌有:《巧饭》、《留单子》、《鸳鸯扣》等。其中《东墙头》、《红罗山》、《夸山》、《九条龙》等鼓乐曲在其他地区也不多见,独具地域特色。

 

上一篇:【黑龙江·戏曲】双城皮影戏(省级)

下一篇:【黑龙江·曲艺】北安二人转(黑河市)(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