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鄂尔多斯市)
2020-12-29 14:12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鄂尔多斯市
【简介】
鄂伦春族服装多用狍皮、鹿皮、犴皮等兽皮缝制。其兽皮制作技艺长期伴随着鄂伦春族的发展历史。
男皮袍有长、短两种,襟边、袖口镶有黑色薄皮云纹边。为便于骑马,前后左右开衩。短皮袍狩猎时穿。女皮袍的样式与男皮袍类似,但前后不开衩,襟边、袖口、双肩等处绣有纹饰。老年人穿的皮袍,只镶边不绣花,着色较淡。皮袍钮扣过去用兽骨或硬木做成,后来也用铜钮扣。腰带用鹿、犴皮制作。传统的皮裤较短,只及膝,上下钉皮绳系在裤腰带和鞋靿上,还需穿狍皮或鹿皮套裤。妇女穿的皮裤腰两侧开衩,裤腿及裤口处镶有纹饰。
男人冬季戴用完整的狍头皮缝制的帽子,保留狍耳、眼、鼻,有的将两个角也留着。妇女戴猞猁皮帽,或吊有皮毛的毡帽。冬季穿狍皮做靿的半高皮靴。手套有狍皮制作的“考胡路”、“瓦日格”和“沙日巴黑”3种。
用兽皮制成的鄂伦春族服饰既防风御寒,又美观实用,是鄂伦春族在特定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独特的服饰文化。因没有本民族文字,兽皮制作技艺及制品就成了狩猎文化的传播载体,成为无字的史书,反映出鄂伦春人的审美观及宗教思想,是研究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2008年,“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