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2021-01-05 15:43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简介】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用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勤劳与智慧的创造能力创造出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其中,黑牛毛帐篷就是他们创造的青藏高原游牧民起居原生态文明之一。 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游牧群众,普遍使用黑牛毛帐篷。黑牛毛帐篷历史悠久,据敦煌石窟藏卷古藏文文献记载,即公元三世纪中叶,藏族便利用牦牛毛,捻成线,开始编制毛单子,做成遮风挡雨的简易房舍,这就是帐篷的雏形,以后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今天的帐篷。黑牛毛帐篷结构合理、造型独特,其外形似一颗宝印,巧妙独特,美观大方;其结构用三根木棍做梁柱,撑起整座帐篷,形成苍穹,四周用绳子固定,坚固耐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帐篷的形制中蕴含着藏民族丰富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宗教文化观念。 黑牛毛帐篷取材于牛毛和牦牛绒编制而成。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其毛柔韧又富有很强的弹性,保暖性极强,很适宜制作帐篷。帐篷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选毛、撕毛、捻线、编织单子、缝制帐篷和搭建帐篷等。牧民们主要选择黑牛毛为原材料,绒毛为底料,分别将牛毛和绒毛捻成织线和底线,然后用织褐机纺织成长条牛毛褐子。褐子幅宽一尺左右,长度因帐篷的前后径跨度而定。用这种方式和材料做成的帐篷在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搬运便利,更是为在制作源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牧民们就地取材,就地制作,这种做法符合当今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也显现出了勤劳朴实的藏族群众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礼待。一顶黑牛毛帐篷,往往代表着一个家庭,千百年来始终伴随着这个民族,形影不离;一顶帐篷忠实地抒写了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