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拉萨市
  【简介】
  西藏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拉萨市政协办公厅
  西藏传统筹算技艺“迪孜”也称作“石子算法”,它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小石子、小木棍和桃核等物品作为筹码进行计算的一种传统筹算技艺。起源于吐蕃第十代赞普阿雪勒时期的“迪孜”,一直是世世代代藏族民众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
  作为传统统计学的主要计算方法,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从法制的角度规范了统计学制度,并对酥油、糌粑、豌豆等计算对象进行统一的度量衡,确保了它的权威性。“迪孜”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对经济、税务、财政、农牧、建筑、水利等方面进行统计的最有效的一门学科。
  甘旦颇章政权伊始,由德琼·安南达撰写《统计学理论提炼金鉴八章》后,不但进一步规范了当时的度量衡,而且也把这一统计学提升到了理论层面。故而“迪孜”是西藏历史上计算方式最规范、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筹算技艺,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理论全面、方法独特,既是一种较为系统的统计学计算技艺,又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西藏和平解放后,由于新的计算器具的普及和推广,“迪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被人们慢慢淡忘。熟悉“迪孜”的运算有助于我们了解西藏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解读旧西藏地方政府各类公文,有助于我区藏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的独特技艺。
  历史渊源
  “迪孜”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对经济、税务、财政、农牧、建筑、水利等方面进行统计的最有效的一门学科。
  1.萌于吐蕃中列六王时期。吐蕃第十代赞普阿雪勒时期的“迪孜”,一直是世世代代藏族民众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
  2.始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作为传统统计学的主要计算方法,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从法制的角度规范了统计学制度,并对酥油、糌粑、豌豆等计算对象进行统一的度量衡,确保了它的权威性。
  3.成于甘旦颇章政权伊始。甘旦颇章政权建立后,由德琼·安南达撰写《统计学理论提炼金鉴八章》后,不但进一步规范了当时的度量衡,而且也提升到了理论层面。
  因此从“迪孜”出现距今有近1800年历史。
  基本内容
  “迪孜”也称作“石子算法”,它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小石子、小木棍、蚕豆和桃核等物品作为筹码进行计算的一种西藏传统技艺。“迪孜”运算涉及原西藏地方经济、税收、金融、统计等多个领域。西藏和平解放后,由于新的计算器具的普及和推广,“迪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被人们慢慢淡忘。熟悉“迪孜”的运算有助于我们了解西藏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解读旧西藏地方政府各类公文,有助于我区藏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的独特技艺。

上一篇:【民俗】绒布亚谐仪式(日喀则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永定客家家训文化(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