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郭熙的传说(焦作市)
2021-01-22 10:30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焦作市
【简介】
郭熙(1020-1100年),是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作品和理论。达到了山水画艺术的高峰,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具有极高的学术郭熙价值。
郭熙 出身布衣农家,从小就爱画画,常常用木棍在地上涂抹。青少年时求学乡里,初防学李成的画法,后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年时曾到五岳山,太行山等山川中去观摩画写,在河阳(今温县、孟州、济源一带)有了名气,并为民间作画。巡按大人富粥视察河阳时发现了他,并向喜爱画画的皇帝神宗作了推荐,被宣召进宫做了翰林艺学,后来又升职作了书院待诏直长。在京城翰林院期间,他走遍中原各地山川,先后赴林 山(今河南安阳、辉县一带),嵩山(今河南登封一带)等名山大川实地,又与黄庭坚,苏东坡等名家接触,在各学 、寺院、宫廷中作画,有了广泛的较大影响。晚年,他认真终结一生话画画经验体会,作出《山水之川》《画格》等重要理论著作,达到了艺术理论的顶峰,对南宋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没有人能超过他。
郭熙的故里,在河南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距离温县城西6公里,他的墓冢在 温县城西3公里的方头村北地青风岭上。西郭作村世代传述着郭熙画画的故事,分别有《笔下出真虎》、《作画当嫁妆》、《挥笔画香炉》等,分别展显出他少年时在地上涂抹 ,中年为女儿出嫁和入朝廷前试画的技艺与影响。郭熙的山水画,至今在北京故宫、台湾故宫、美国博物馆等地,还有十余幅存藏啊,代表了北宋时期中华民族精湛的画艺,在中国和世界美术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笔下出真虎
郭熙家境十分贫寒,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生活,不得不以打短工来维持生活。
有年盛夏的中午,烈日当空,大地生烟,郭熙外出打短工回来,路过岳村东地的府君庙是,又饥又渴,疲倦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袭来,他进庙休息。正当他昏昏入睡之际,象是有人对他说:“起来,这里要过八大仙了!”他猛吃一惊,坐起来一看,周围处挺立的泥像以外空无一人,他怀疑这是梦境,索性又躺了下来。刚想入睡,耳边仿佛又有人在喊:“你这个人真不客气,快点起来,这里要过八大仙啦!”他起身一看,周围连个人影都没有。此景是梦非梦,他不觉疑神疑鬼,他再也不能入睡,就站起来到门口张望。这时,只见东北面的路上有几个人向庙们走来,越走越近,原来是八个背着小篓的叫花子。郭熙一看也是穷苦人,便一见如故,同这几个人天南地北地攀谈起来,说话间给他们介绍了当地的人情风俗,以后又领着他们沿街乞讨。断断相处,有了一番交情,这几个穷朋友邀郭熙结伙出走。起先郭熙不同意,后来见推辞不下。勉强答应下来。
当他们来到黄河滩时,喝上没船没桥,只见这几个人有的从背篓里取出一张席片,扔到水面上,有的往水面上放一顶破草帽,踩在上面飘然而去。走在后面的人往水面上放一只鞋,让郭熙踩上过河,郭熙看到混浊的河水,吓得连连后退。这几个人见这番情景很是生气,责怪他不够朋友。后面的那个人顺手抽出一支笔,扔给郭熙说:“你不走算了,给你支笔,你画着吃吧!”说完,这几个人便消失在茫茫水面上。
送走了这几个穷朋友,一种孤独和惆怅的心情袭上心头。回家的路上,他心事重重。想着与这几个穷朋友的短暂交往,回味着生活的艰难,顿时他心烦意乱,思绪万千。想着那几个人给他说的话,便顺手在地上画了一只老虎,稍事休息后,继续往回走。时隔不久,人们纷纷传说,这条路上有一只老虎,到处乱跑,吼叫不止。过路行人都不敢从这里经过。郭熙听说以后,心里犯了猜疑。他想,莫非是我画的老虎复活了……。想到这里,他马上回到他原画虎的地方,他看到画的老虎还在,淡然一笑,便在这只老虎得脖子上画了条铁索,又在旁边画了根大木桩,把虎栓住了。从此以后,郭熙又问行人关于老虎的事,行人告诉他:“老虎还在,就是有一条铁索把它栓住了,光吼叫,跑步了。”郭熙听了以后,放心地笑了。
二、作画赔女儿
相传郭熙的女儿出嫁时,本来应赔些嫁妆。但是家里一贫如洗,拿什么去赔女儿呢?思来想去,决定画几张画送给女儿。画好以后,用一个小木箱装好,让女儿带回婆家。女儿的婆家是个土财主,公爹见郭熙连一件象样的家具也没赔,只赔了这几张画,火冒三丈,一气之下,就把这些话烧掉。正烧时,家里有个十七、八岁的小长工见了,出于好奇心,随手抽了一张,画面上是小孩打伞的画。他拿到屋里,帖子自己的床头。挂了几天以后,小长工发现这张画是活得。有时伞 掌开,有时伞收起。打这以后,他留心观察,天长日久,他觉察出雨伞一打开,天就要下雨。伞一收起来,天就放晴。有一天,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掌柜叫他去晒麦,长工不去,说天要下雨。掌柜说长工是睁着两眼说瞎话,是想偷懒。长工无奈,只好去晒麦。谁知麦子刚摊好,乌云翻滚,雷声隆隆,一场暴雨从天而降。猝不及防,想收也来不及,麦子全泡在水中。
还有一次,天阴的很重,眼看一场大雨就要降临。长工们都和往日一样,牵着牲口下地。财主怕牲口淋坏了,不让去。长工说没雨,甩着鞭走了,结果痛痛快快的干了一天活。后来掌柜的问小长工:你这个人真怪,天有雨无雨你咋会知道?长工说:墙上这张画是活的。掌柜一愣:活的?长工说:是活的。伞张开,天就下雨,收起了,天就没雨。掌柜虽然不信,还是把那张画挂在自己屋里,连续观察几次后,他知道了这张画的宝贵,但已悔之晚矣。
三、挥笔画香案
郭熙自得了那只神笔,名气越来越大,向他求画的人络泽不绝。
朝廷知道后,派儿子出访来向郭熙求画。郭熙把他安置在自己的破屋里,三天没动笔。皇千岁对郭熙这种冷落态度十分恼怒,他强压怒火说:你再不画我就走了。郭熙平静地说:今晚就画。到晚上,郭熙让千岁磨墨,他却躺在里面睡觉。夜里,门外寒风呼啸,屋内冰冷刺骨。千岁磨了一会,问一遍,看行不行。郭熙总是说不行,磨到鸡叫头遍,实在受不了,就甩下墨不磨了。郭熙这才起身,嚓嚓几笔,画了张香案。香案两头是两支蜡烛,中间是一个香炉,里边扎着三柱香。千岁看他画的不成样子,非常生气。
千岁离开郭家门,到了怀庆府,让找人作画,请来的都是当地许多名画家。画了许多画,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千岁看后赞不绝口。
千岁满载而归,黄帝特备来好酒席,请上文武大臣,准备庆贺一番。黄帝看了儿子带来的画,没有郭熙的,便询问儿子,儿子这时才把那副香案图拿出来,还对父亲发泄满腹牢骚。黄帝立即让人贴出来,掌灯时分,郭熙画的那张香案,烛明香燃,把屋照到如同白昼。众位大臣惊赞道:这真是幅神画。他们一直闹到鸡叫头遍,烛、香都熄灭了。黄帝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子满面羞愧,不敢明讲。心里对郭熙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虽是些离奇神话传说,但都说明人们对郭熙绘画艺术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