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手工编织中国结,这项“非遗”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2021-03-13 16:47
对折、绕绳、打结……
一根细绳经历几十道“工序”后,
演变成上百种不同的绳结,
美好祈愿都凝聚在交织的红线里。近日,由江湾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非遗——编织艺术中国结”活动拉开序幕,为社区居民送上一顿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细线编织而成,而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如双联结就是由一根线做出两个圈,配合手指缠绕做出。彩色的细线在导师华燕侠的手中左绕右转,中国结的雏形渐渐呈现,美好的祈愿凝聚在交织的红线里。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还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课堂上,导师华燕侠带来作品“圆圆满满”,寓意着新年生活圆满,工作顺利。除了介绍中国结的历史由来和制作工序,华老师还分享了制作的奥秘,“光会编线还不够,中国结讲究美感,所以调整绳结的位置更重要。”中国结的制作过程步骤精细,稍不留神就容易出“岔子”。居民张女士笑着说,为了做出佳作,她已经推翻重来两遍了。“第一次做中国结,没想到有这么多步骤,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结果很圆满!”在虹口,“非遗”文化并非只在高阁亭台,而是融入了平常百姓生活。近年来,虹口区以“党的诞生地”为着力点,文化建设为传动轴,积极开展“非遗”发掘和保护,对精武体育、海派翡翠雕刻技艺、江南丝竹等几十项非遗进行了保护和传承,并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社会发展注入精神文化内涵,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来看看居民是怎么说的吧~
陈阿姨
编出的中国结像店里买回来的一样,成就感满满。
毛阿姨
科普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手脑,很不错。
金阿姨
唯一遗憾是没有叫上自己要好的姐妹,下次要一起过来做。
记者、摄影:徐维晨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