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王宏

  近一个月来,渭源县群众惊喜地发现,“失踪”多年的皮影戏重新走进了村庄,走进了一座座农家院落。

  古色古韵的唱腔,灯影叠幻的表演,让大家心醉神迷。

  羌蕃鼓舞

  北寨镇祁坪村泗河社地处古老的秦长城脚下。近年来,村里修通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安上了太阳能路灯,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散落在山湾沟卯之间,颇具诗情画意。但每到过年,年轻人不是抱着手机刷微信、看“快手”,就是一块儿喝酒打牌,老人们更是无事可做。今年77岁的常秉章老人说:“现在吃喝好得没得说,就是年味儿没有以前浓了。”

  前段时间,由渭源县文化馆组织的皮影戏巡演走进祁坪村,村民扶老携幼,赏戏聚会,一片欢腾。而地处偏远的庆坪镇老王沟村、新寨镇田家岔村等一批村社,也纷纷享受了这一文化“盛宴”。

  皮影戏

  今年以来,渭源县文化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全县5个皮影戏班以及羌蕃鼓舞、花儿、秧歌队等非遗文化队伍,走村入户开展巡演,把一道道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非遗巡演86场次,遍及全县16个乡镇的60多个村社,皮影戏巡演还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县文化馆通过开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非遗文创产品交流研讨会等,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本领技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上一篇:【非遗动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手工雕刻《入党誓词》

下一篇:【非遗动态】“一带一路非遗原生态精品展(陕西)”在上海大世界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