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中卫市
【简介】
  中卫下河沿曾经是宁夏的瓷都,位于常乐镇下河沿村,南约1.5公里的山沟里,倍称老窖沟。窖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150米-280米,窑炉附近堆积的残瓷片最厚处约有10多米,由此判断当时烧制瓷器的规模相当大 下河沿码头是黄河上的水运要冲,是青海、兰州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北魏时黄河开始有河运业,在隋、唐、西夏和元代的数百年间,黄河河运业常和西段“丝绸之路”相连接,各地客商货运过载,往来不断。下河沿窑当年生产的瓷器除了畅销于中卫地区,还沿着黄河远销银川和内蒙古一带。 下河沿窑主要生产的是民用生活瓷,属于民窑。器型有各式碗、盘、盆、双耳罐、盘口瓶、桶式瓶、钵、罐、油灯、工具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黄釉为大宗。装饰方法有白釉褐彩、点釉、刻划花等。这里煤炭资源丰富.地下泉水潺潺不断流出.并且附近山沟里还有大量陶土、是烧制瓷的理想场所。下河沿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其白釉褐彩碗、褐彩盘的褐色点彩装饰是典型的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另外,白釉褐彩盆、白釉褐彩桶式瓶等,也有典型的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据初步推断下河沿窑的烧制年代上限应该在元代,下限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是当时西北较大的一处瓷器烧制作坊.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宁夏瓷都。 中卫下河沿民窑瓷,生产技艺是中卫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

上一篇:【民间文学】七星渠的传说(中卫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中卫民间故事(中卫市)